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今说】第四局 真空妙有:两个宇宙的创造

(2016-01-27 09:05:48)
标签:

经典新解

老子

道德经

宇宙论

道家

分类: 老子今说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白话】

 

  「道”空虚无形,作用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宗主。幽隐沉静啊,似有若无的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就有了它。

 

【弈后语】

 

  当代最杰出的理学家霍金在香港演讲(二○○六年)时,有人问他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霍金用下面这个故事来回答: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向拿破仑解释科学定律如何影响宇宙的演进,拿破仑听了后,问:“上帝在这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拉普拉斯回答:“我并不需要这个假设。”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不需要这个假设了,他认为宇宙万物和它们背后的运作法则,都来自「道”。《道德经》里共出现七十三个“道”字,除了表示“说”(如“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外,至少有下面四层含义:

 

  一、无形的、超乎人类感官经验的绝对而永恒的存在;二、创生宇宙与万物的原动力;三、宇宙万物运作的律则(天道);四、为人处世的理想准则(人道)。虽然它有时只有一种含义,但通常都有两或三个以上的含义,因为老子认为这四个层面由上而下是彼此关联的。

 

  本局所说的“道”字就有多层含义:“道冲”再次强调“道”是空虚无形(冲)的,但正因为空虚无形,所以有着无穷尽的作用(用之或不盈)。一般人多认为,只有具体有形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其实,凡是有形的,作用必然也是有限的,因为形体会限制它的作用。“道”的空虚无形反而潜藏了各种可能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它创生了宇宙与万物(万物之宗)。

 

  我们在前面已提过,老子对宇宙万物起源的看法跟当代物理学有类似之处。“渊兮”与“湛兮,似或存”,就是在形容宇宙创生前后的状态。虽然他不知道创生宇宙的原动力及运行的律则从何而来,但他认为这两个“道”,在大家所说的“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独立存在。由此也可知,他排除了宇宙万物是由一个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说法,在两千多年前,这是很特出的观点。

 

  在这一局,老子并未将他认为的这个“天道”铺衍成“人道”。但它让我想起禅宗所说的“空无之处存妙有”,还有苏东坡的一首〈咏素纨〉诗:“素纨不画意高哉,倘着丹青堕二来;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意思是说白绢(素纨)在未经画染前的意境最高,但一经丹青着色定形,就沦为二品了。他由此而领悟“空无”的无限潜能――可以成为花、月、楼台等各种东西。老子、禅宗和苏东坡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将物质宇宙的“真空妙有”概念落实到生活层面,即为:我们在观人看事时,如果能先净空心中所有的执念与杂念,让心灵在空虚无形的状态下,笑纳一切,让它们成为自己的花、月与楼台,那就能为自己创生一个丰富华好的心灵宇宙。于是“天道”与“人道”相互呼应,而这岂非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这样的联想当然不错,很多人也喜欢做这种联想,因为它能让人的感受变得更加美好与深邃。但我们要知道,禅宗(佛家)与苏东坡对空无的认知并非来自他们对宇宙的观察,我们不必什么都去扯“天人合一”。没有“天人合一”,生命照样美好与深邃,说不定还更加真实。

 

【与老子笑弈人生这盘棋】目录与序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