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心禅】也见也不见,也痛也不痛

(2007-02-14 07:40:34)
分类: 洗心禅意

 

也不,也痛也不痛 王溢嘉

 

 

  如果這是燒餅油條,請給我漢堡薯條。如果這是漢堡薯條,那麼請給我燒餅油條。

 

  神會問:「師父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慧能打了他三杖,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我感覺也痛,也不痛。」

 

  慧能說:「那我是也見,也不見。」

 

  神會又問:「什麼是也見,也不見?」

 

  慧能說:「我見,是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見,是我未見他人的是非。至於你,如果不痛,那麼你便像木石般無知覺;如果痛,那麼就像俗人一樣會有怨憤之心。見和不見,都是兩邊的執著,痛與不痛也都是生滅的現象。你還沒有見到自性。」

  

 

  慧能的意思是說,見與不見都是偏見,痛與不痛都是執著,生命之至道是在超越偏見與執著。

  

    在《六祖壇經》裡,慧能指出有三十六組相對的觀念,包括明與暗、陰與陽、有與無、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聖、大與小等,這種「二元對立」似乎是人類思考的特性,如果太強調或傾向某一邊,就是偏見、執著。那要怎麼超越偏見或執著呢?慧能提出的方法叫做「離兩邊」或「三十六對法」,那是一種很好的思考訓練:

 

  慧能說:「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

 

  如果你強調的是見,我就指出你不見的部份,如果你想的是不見,我就指出可以見的部份;如果你想的是痛,我就說不痛,如果你想的是不痛,我就說痛。這不是故意在唱反調,而是要提醒你,你的思想、你的感覺都有所偏頗。只有先認識到自己的偏頗,才能有所超越。

  

  人生到底是什麼滋味呢?你說苦,我就說不苦;你說不苦,我就說苦。你憶苦,我就思甜;你思甜,我就憶苦。這樣才是思想的超越、人生的超越,因超越而變得豐饒與圓融。

 

  (2006年,收於《洗心:指引人生的意佛》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