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升之说诗:春天在南山种豆子——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020-03-10 14:36:57)
分类: 我的散文

【曹升之说诗】

                                春天在南山种豆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曹升之说诗:春天在南山种豆子——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在春天的南山种豆子,种豆子的“南山”,是江西的庐山。此以种豆子为例,说种田不容易。

“种豆南山下”,起句看看不惊人,但南山,大布景,宽银幕,种豆的人与南山形成一个对比,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一浓一淡,一静一动,诗意就来了。

诗中的陶渊明像一个老农民,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他在南山脚下种豆子的故事。他说“草盛豆苗稀”,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以前陶渊明是做做官,种种田,没有一门心思做官,也没有一门心思种田,现在真的种,田没有那么好种的。陶渊明自认种豆的水平不高,反省之下,只能“晨兴理荒秽”,耕作要勤劳,锄草要趁早。陶渊明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种田,“草盛豆苗稀”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生活,诗人也得像其他农民一样,一早就来到豆田,理荒秽,拔野草,捡乱石。也许是块新开垦的生田,石头特别多,等把田里石头全部捡完,人就老了。但陶渊明毕竟是个诗人,心里充满了诗意,并善于把这种诗意投射到物象上。像现在,起早摸黑,干完一天的活,收工回家了,抬头看见月亮,像认识自己的一样,也跟着扛着的锄头走,写下来——带月荷锄归,好美呀!因为美,就会诱使许多整天坐办公室的白领,也想去体验一下这样的意境。

    此时,月亮在头顶,脚下是矮矮的灌木丛,布满傍晚的露水,加上道狭窄,草木上的露水沾湿了裤脚管,真是很辛苦;但“衣沾不足惜”一句话,看似平淡,却从侧面强调了“但使愿无违”的心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么辛苦的劳作,希望有一个好收成,这是农民的愿望。

诗虽写普通的农事,但在意境的构建上却颇具匠心。月与露是当时诗人乐于描写的景象组合。“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带月荷锄归”,无丝毫粉饰,随口而出,醇美的意境,形成了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在这首诗里,月亮照亮了诗的下半行。月亮是陶渊明的知心的朋友,月亮是美丽而孤独的,陶渊明的内心也是美丽而孤独的;最懂陶渊明的苏东坡,内心也是美丽而孤独的。其《东坡》一绝:“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把这种美丽的孤独发挥到极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