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散文 |
【曹升之说诗】
火树银花合,
暗尘随马去,
游伎皆秾李,
金吾不禁夜,
大唐建国差不多六十年左右,那时没有国庆节,好像元宵节就是国庆节一样,其实,元宵节才真正是大众的节日。为了庆祝和享受这一节日,那是万民欢腾,盛况空前啊!一切能想到的庆祝方式都想到了,包括为元宵节举行“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有二百多个诗人同时赋诗,题目是“正月十五夜”,这首诗便和其他两首一起,成为夺魁之作。
此诗何以夺魁?武则天没有请我做评委,我不知道具体细节。但我读过很多写元宵节的诗歌,包括宋代欧阳修、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有一个感触,就是很多诗、词都是“侧面”写元宵节的;即以元宵节为“由头”,写自己在节日中的感受。譬如欧阳修写在元宵节与情人约会;辛弃疾写在元宵节找自己的另一半,不在缤纷的灯语里,而在寂寞的冷清处。他们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有这首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正面”写的。
首句“火树银花合”,不用解释,仅从生发出此后同类描写“火树银花不夜天”之类就可以知道,它一出现就把读者的眼睛和魂魄震慑住了。写灯火,“火树银花”是最佳的四字组合,没有之一;假如改成“灯火辉煌”,那就变成元宵节的说明书了。“合”的意思是,不仅是洛阳端门,四面八方的灯火,已汇合成一望无际海洋。“星桥铁锁开”,门禁的铁锁全部打开,一切交通管制都取消了。出门俱是看灯人,真是人山人海;大家人看灯,人看人,宝马香车,欢歌笑语。因为人潮汹涌,暗中的尘土在马蹄下翻滚;随着人流,月光一波一波地照着。故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诗中的佳句。在明暗相间,动静之间,人的激情,因那些漂亮的女性——“游伎”而牵动人的眼睛;她们花枝招展地如彩云飘来,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优雅而勾魂的曲调,浑身散发出香气。辛弃疾读过此诗,最忘不了的就是要把这句诗,移植到他的《青玉案》里,变成“笑语盈盈暗香去”。为了寻找“她”,他是灯火中“回头率”最高的词人,要把“秾李”的“游伎”一个一个看过去。
这时,诗人似乎听到了计时“玉漏”的滴水声,那是时间在宫墙上的回声;掌管京城戒备的金吾卫,已经取消了京城的夜禁,玉漏呀!不要滴得太快,要让时光停滞,让所有的人都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苏味道是个大才子,在唐宋历史上既能当大官,又能当名诗人的,他是较早的一个。诗文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文章四友”。
最后要说一句,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他的第十代孙苏洵、第十一代孙苏轼、苏辙,都对他顶礼膜拜,包括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