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上海师大校训: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2008-04-08 18:47:45)
标签:

文化校园

分类: 我的论文

厚 

 

“厚德”一词,源出于《易经》。

《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还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把“厚”和“德”联系在一起,谓“厚”“德”者可以“载”。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载天下的重任,担负起宏大的事业。

    这里的“厚”字,是使动词,与“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实”的意思。

古人非常重视“德”,他们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样的大事情。我们今天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内涵。这里的“德”,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诚”、“信”、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

大学载负承担着培养全社会精英“芯片”的重要任务,所以,特别要强调一个“德”字。做人,离不开“德”;身正为师,德高望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厚”其“德”都应该视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环,作为上海师大“校训”,这是非常好,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德艺双馨”“德”为首,放在八字校训的第一层意思最好。

 

博 

 

“博学”一词,源出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对“博学”,古人也是非常重视的。

从战国开始,国君便选拔识见宏通、学富五车、娴于典籍,精通经学的人当“博士”;这里的“博士”是一个官名,任务是教授学生。到了唐代,就有“律学博士”、“算术博士”、“医学博士”等等。

大学的校训,“德”以外,“学”便是中心词。学生到大学是来学习的,老师讲授知识,培养学生,中心也是围绕一个“学”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名份和实质都是一个“学”字。

“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使“学问”“渊博”,都是他们的立身之本。用作师范大学的校训,尤佳。

 

求 

 

“求是”是“实事求是”的缩写。

《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解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求”,是“寻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确”、“真理”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即从实际出发,探索真理,求得正确的结论。

“德”和“学”的总体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当然,作为校训,第三个层次,除了“求是”,还可以用“慎思”、“明辨”等语。也是很重要的。但因为“求是”是它们的“根目录”;“慎思”、“明辨”,是怎么才能“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属于“求是”的“子目录”,所以用“求是”,比用“慎思”、“明辨”更能与“厚德”、“博学”对应。

譬如我们的党刊,从《红旗》杂志改为《求是》杂志,因为“求是”有比“慎思”和“明辨”更本质的意义。

 

笃 

 

“笃行”一词,源出于《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体力行。

    在“德”厚、“学”博,从实际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后,更重要的一层,是去做。学生在学,弦歌一堂;毕业以后,要成为社会栋梁。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出来;只学不做,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优秀的品德,学到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行”,是我们“学”的目的和归宿点。

总括起来:“厚德”来源于《易经》;“博学”来源于《论语》、《礼记》;“求是”来源于“汉书”;“笃行”来源于《礼记》,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思想。“厚其德”、“博其学”、“求其是”、“笃其行”,互为补充,互为依存,互相阐释。在重新组合以后,既有原来《易经》、《论语》、《汉书》里的意思,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我们的格言和校训。在庆祝我校五十周年华诞的时候,成为一种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力量,一种做人、为学的座右铭。

以上是我对上海师大校训一点粗浅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2004年9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