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与台湾共舞 |
分类: 我的散文 |
一
台湾逢甲大学校园的特色是榕树。
清晨,学生走进学校,都像游进大海的鱼,消失在榕树绿色的波涛里;晚上离开学校,就像离开大海的企鹅,回到陆地生活。除了学生和汽车,绿色的榕荫里,还生活着小松鼠,那是一种会爬树,会行走,会跳跃的穿梭在绿色波涛里的小松鼠。榕树与松鼠,是这所大学的奇观。
二
开始,逢甲大学的榕树上并没有松鼠。是一个美国教授带来放生的。
这个好事的美国佬教书之余,喜欢养松鼠之类的小动物。他在逢甲教完书,离开之前,将他养的松鼠放上榕树。
人走了,但逢甲大学的榕树上,永远留下了松鼠。现在,松鼠已经成为这个学校品格的象征;一种环境美好、生态平衡的象征;那是人与动物,人与世界的和谐,人类和非人类世界共同拥有的,绿色的境界。
台湾地震,台中是重灾区之一,许多学生关心学校松鼠的安全,甚至超过对学校老师,对花莲老家自己家人安全的程度,来信、来电,不断关切地、焦急地询问。
我产生了好奇和神秘感,要求单秘书带着我找松鼠。
三
两人在榕树下转了半天,没有见到松鼠的踪影,我笑了。
单秘书急了,他保证说:“真的有的,你不找它,到处遇得到;你找它,却找不到。”
“不找它,即遇;找它,即不遇。”这是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
以后在逢甲的日子里,果真应验了单秘书的话,凡是我无心,不去找它,就总能看见小松鼠,一只或几只,欢快活泼地从树干上爬下来,机敏地在榕树下的长椅上、地上,迅速地用两只爪,捧起地上的饼干屑和面包屑;有的溜到长椅底下,拣地上的果子吃。没有人惊动它们,它们也没有惊动来来往往的行人。人和松鼠,和平共处,像朋友一般生存。
但是,如果你起了歹心,想捉它。甚至,想找它,就像我刚到逢甲,单秘书带我去找的一幕。只有风在榕树里捉迷藏,绿色的波浪,故意朝你吐喧嚣的泡沫,松鼠在榕涛里无影无踪。绝不理睬以前它曾经信任过的人类。
四
据说,以前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经常和鸥鹭一起玩。鸥鸟便成群结队地飞来找他,停息在他的周围,敛羽他的掌心;大家没有一点疑心。后来,那个人的父亲说:“听说鸥鸟都跟你玩,你什么时候捉一只给我。”那个人听了父亲的话,再来到海边,所有的海鸥都在天上盘旋、飞翔,没有一只下来,全都起了疑心。
人和鸥鹭、松鼠交朋友的准则,也许比“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不使用武力”这些口头或书面承诺更重要的,恐怕是“鸥鹭忘机”一般地建立信任关系。
根据《列子"黄帝》这则记载,那个和鸥鹭玩得很好的人居然起过“不良用心”,人和鸥鹭便产生了互不信任的历史,人也图谋鸥,鸥也疑心人。要回复到以前海上无机无虑,互相信任的时代,恐怕一时难以做到。
五
以前是朋友,现在不信任。所以,任人怎么呼唤,海鸥就是在天上盘旋着不肯下来。虽然要回到当年无机无虑的时代有点难,但只要慢慢培养感情,一点一点地建立信任关系,一切是可以改变的,这正如目前海峡两岸的关系。
临走前,我对许多台湾朋友都表达了我的乐观态度。我说,小松鼠不是已经一步一步地爬下榕树,在你脚边吃东西,欢乐地跳跳蹦蹦,与人共处了吗?
——这正是“人鸥忘机”的起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