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点《宋诗精华录》前言

(2006-12-13 20:26:04)
标签:

近代文学

·

宋诗研究

分类: 我的著作
    《宋诗精华录》是陈衍选录评点的宋诗选本。
    陈衍(1856—1937),字叔伊,晚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年举人,曾参加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学部主事及京师大学、厦门大学文科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歌理论,除见于《石遗室诗话》外;还见于他的两个选本:选近人诗歌的《近代诗钞》;选宋人诗歌的《宋诗精华录》。
    清代初期,整个诗坛的诗风基本上还是承袭明代前后七子的趋向,以唐诗为宗,注重韵律情辞和含蓄蕴藉。但由于当时诗人的学识才华都超越明代诸诗人,如钱牧斋所作唐律,吴梅村、朱彝尊所作长庆体歌行,都足以上追李、杜、元、白,不似明代诗人的小巧或仅仅工于摹古而已。
    自明以来,宋诗几乎无人吟诵,直到康雍之际,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刊行《宋诗钞》,于是渐渐有人重视宋诗,风气迅即转变,作宋诗者愈盛。至近代,虽有樊增祥、易顺鼎等人的中晚唐诗派,王闿运“杂凑摹仿”的汉魏六朝诗和李慈铭所代表的诗派,但占上风的是颇具声势的宋诗运动,前有程恩泽、何绍基、郑珍等人的“宋诗派”,后有同治、光绪两朝陈衍、陈三立、郑孝胥等人的“同光体”,前后相望,成一时风气。宋诗影响,几乎独占诗坛,人人作宋诗,甚至有人鄙唐诗为浅陋。
    陈三立、陈石遗都是当时同光体的领袖人物。陈三立是江西人,作《散原精舍诗》,主要继承江西诗派衣钵,陈石遗作《石遗室诗》,取法于苏东坡、陆放翁诸家,与散原不同。作为同光体诗论家的陈衍,有与其他宗宋派不同的诗歌理论。他以为:“天道无数十年不变,凡事随之。盛极而衰,衰极而渐盛,往往然也。”(见《宋诗精华录》案语)根据盛衰变化的规律,如同宋严羽《沧浪诗话》把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那样,他也把宋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今略区元丰、元和以前为初宋;由二元尽北宋为盛宋,王、苏、黄、陈、秦、晁、张具在焉,唐之李、杜、岑、高、龙标、右丞也;南渡茶山、简斋、尤、萧、范、陆、杨为中宋,唐之韩、柳、元、白也;四灵以后为晚宋,谢皋羽、郑所南辈,则如唐之有韩偓、司空图焉。”至于初宋,则“西昆诸人,可比王、杨、卢、骆;苏、梅、欧阳,可方陈、杜、沈、宋。”(均见《宋诗精华录》案语)
    陈衍宗宋,并不贬唐人。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他以为,唐人有开创之功,宋人继而中兴,地位亦相当重要。如果以历史人物相比,“唐诸大家,譬如殷之伊尹、仲虺、伊陟、巫咸,周之周公、太公、召公、散宜生、南宫适,宋诸大家,譬如殷之甘盘、傅说,周之方叔、召虎、仲山甫、尹吉甫矣。”(见《宋诗精华录序》)故“宋何以甚异于唐哉!”这是他诗盛于“三元”论的一个发展。
    《宋诗精华录》是陈衍表达其对宋诗的评价而选录的,他在序文中详细地说明了他所认可的宋诗,应当以兴味高妙为主,而不是江西诗派一流专以造作盘空硬语为工以及徐仲车、薛浪语之类枯涩如土木的诗篇。陈衍主张写作诗歌要有真实本领,真实怀抱,真实道理,以为“诗有四要三弊:骨力坚苍为一要;兴味高妙为一要;才思横溢,句法超逸,各为一要。然骨力坚苍,其弊也窘;才思横溢,其弊也滥,句法超逸,其弊也轻与纤;惟济以兴味高妙则无弊。”以此为标准,陈衍宗宋,不很    推崇江西诗派,对黄庭坚、陈师道诸江西派诗人颇有微词,以为山谷虽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但尖新险僻,过于镵刻。如黄诗《古诗二首上苏子瞻》,陈衍以为“转处言失时而太酸”;黄诗《宿旧彭泽怀陶令》,陈衍以为铸词虽有极工处,“但专就名字上著笔,终近小巧”;当然,黄诗也有好的地方,如《武昌松风阁》,陈衍以为“读次句,觉纱窗宿斗牛,犹近牵强。”对陈师道亦如此,陈诗《妾薄命》,陈行以为语虽沉痛,然“二诗比拟,终嫌不伦”;陈诗《赠欧阳叔弼》。陈衍以为“末二句学杜而得其皮者,切不可学”。尤其对黄庭坚,《宋诗精华录》中颇多贬语。
    宋诗四期中,盛宋入选的诗最多,其次是中宋,再次为初宋和晚宋,亦大略与四唐诗人的成就相对应,只是“初”、“晚”位置颠倒了一下。
宋诗人中,陈衍认为苏轼的地位最高,苏诗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平。《宋诗精华录》选苏诗八十八首,为数特多。坡公而外,陈衍推崇陆游、陈与义、戴复古诸人;对杨万里诚斋体清新自然的风格和艺术上的独创亦十分赞赏,《宋诗精华录》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杨诚斋“工而自然”、“用心而不吃力”、“体物浏亮”之类的赞语,甚至以为“作白话诗当学诚斋,看其种种不直致法子”,足见推许。
    陆游的“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南定城楼遇急雨》),被陈衍称为“雄浑处岂亚杜陵?许丁卯之‘山雨欲来’,对此能无大小巫之别”,陆游的“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登拟岘台》),陈衍称为“可括尽苏、松、常、太山水”;对陆游的七言律断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楼船夜雪瓜渡波,匹马秋风大散关”(《书愤》)等赞不绝口;以为剑南的七言律和七言绝句“雄健者不空,隽异者不涩,新颖者不纤”;推许《沈园》诸诗,以为“古今断肠之作,无如此前后三首者”;评价更高。
    陈与义苍劲浑括中不乏清新润朗的作风亦为陈衍赞许。简斋《次韵乐文卿北园》,陈衍评曰:“五、六濡染大笔;百读不厌。”简斋《再登岳阳楼感赋诗》,陈衍评曰;“江水浊黄,湖水清碧,第四句七字写尽;五六学杜而得其骨者。”其他评如“有神无迹”、“已开诚斋先路”.皆多推许,以为“宋人罕学韦柳者,有之,以简斋为最”。学杜而得其骨,此言不虚。
至于戴复古,陈衍以为:“石屏诗心思力量,皆非晚宋人所有,以其寿长入晚宋,屈为晚宋之冠;”《宋诗精华录》中评石屏诗“嫥捖有力   量”、“有气概”,亦时见嘉许。其他诸如对欧阳修、秦观、朱熹、刘克庄、汪元量等人诗歌的评价,亦时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成一家之言,迪后人之思。
    以宋人比唐人,在陈衍看来,黄山谷相当韩愈;东坡却兼李杜之长,白居易的地位,由陆游代替,至于风格简淡的柳宗元和清新秀朗的韦应物,则陈与义足以当之。
    以宋诗继承人的身份自居,以初、盛、中、晚四期区划宋诗,注重艺术上的比较和分析,是《宋诗精华录》的重要特点。正如陈衍在《序》中强调的“窃谓宋诗精华,乃在此而不在彼也”。故本书所选宋诗,足以体现近代同光体闽派诗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趣味。
    由于历史的原因,同光体及陈衍本人诗歌成就并不很高,选诗时,有时就不兔用自己的格局限制宋人格局,所选诗偏重闲适叹世、山水田园一路,尤以选陆游、文天样及宋末爱国诗人诗为明显。尽管如此,《宋诗精华录》的评论仍有不少精当之处,在宋诗选本中有较大影响,可资借鉴。在目前唐诗选本繁多,宋诗选本相对寥落的情况下,点校出版《宋诗精华录》,对读者或能有所裨益。
    陈石遗选录宋诸家诗时,不很注意字句的异同,常有缺误。我在点校时,对原选本缺漏处作了纠补。如;“方岳,祁门人。”“祁门”二字原阙;楼钥《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中“夜深以琴鸣”,“以”字原阙。纠正了一些明显的错字。如王禹偁《村行》中“马穿山径菊初黄”的“菊”字,误为“竹”字;王安石《后元丰行》中“杨柳中间杙小舟”的“杙”字,误为“找”字;王安石《鄞县西亭》中“乱栽花竹养风烟”的“栽”字,误为“裁”字;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的“密”字,误为“蜜”字等,有些是排印之误。另外,为了便利读者,还改过了一些异体字,如“蚤”改为“早”,“汙”改为“污”,“煗”改为“暖”,“艣”改为“橹”,“犇”改为“奔”,“怳”改为“恍”,“筦”改为“管”等。
    本书原为一九三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线装排印本,现加新式标点校勘重印流传。原书有评有点,因排印不便,故但录其评而删其点法。
    
                                 一九八三年初夏于上海师院中文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今天我开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