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赏识教育法孩子成长进步的殷切期影响孩子的一生赏识教育可以亲密对某一学科产生厌烦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赏识教育”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李晓东
所谓的赏识教育,又叫激励教育,是指教育者善于发现被教育者的优点及长处,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加以不断地赞扬和鼓励,使被教育者对自己充满自信,坚持并发扬光大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受益终身。
赏识教育法不是一味的表扬,也不是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给予无限地夸大,而是对孩子存在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善于引导,先扬后抑,鼓励其好的一面,帮助其不足的一面,改正其错误的一面,使孩子易于接受,从中有所醒悟,并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弥补不足、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主观愿望,最终达到克服缺点和错误,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长处的最佳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赏识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爱的体现,这种赏识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不是迁就孩子的宠爱,也不是口是心非的做秀。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是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的欣赏和鼓励,是对孩子成长进步的殷切期待……赏识教育法并不深奥,也许一句欣赏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鼓励的手势,就能够生动地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就能够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德国的一位钢琴家发现,在他教授钢琴的课堂上,如果他在某个学生的背上轻轻拍一下,那位学生的演奏效果就会更为出色。这时,钢琴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某一学生的演奏予以赞扬,使学生自己以及全班同学大为惊奇的是,这孩子的演奏水平马上超越了自己原有的水平。
还有一位老人也有类似的体会,他说事情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至今他仍然记忆深刻。那是父亲对自己的一次表扬,他当时只有7岁,父亲要他帮忙在干农活,他很卖力气地干活,劳动结束后,父亲了他一下说:“儿子,你干得很好!”,父亲的话使他感到无比的高兴!至今,仍然在他耳边回响。
“拍一下与吻一下” 其潜在的含义就是: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这便是“赏识教育法”的魅力。
赏识教育可以亲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赏识、表扬和鼓励,会让学生对教育者充满信任,使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奋发向上,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的充分肯定,更会坚定学生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也是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扬起了巨大的风帆。如果老师或家长能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这种“赏识教育法”,那么孩子的成长进步就一定会更快、更好!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学生仅仅因为老师或家长的某一次鼓励或表扬,就促使孩子喜欢上了某一学科,学习成绩也会因此飞速提高。其所有这些都是赏识教育的结果。
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赏识孩子要发自教育者的内心
当孩子取得任何一点进步,教育者都要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并用肯定性言语鼓励他:“干得好!”“你真棒!”如果孩子的实践没有成功,也应当以鼓励的语气与孩子商量:“再试一次好吗?一定会比刚才更好!”。
即使孩子做得不合适,或者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也不应该大声地呵斥孩子:“太笨!”“你比某某个孩子差远了!”这种讥讽和指责,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使孩子完全地失去自信心,不再愿意去独立自主的动手,不再有丰富的想象力,不再有独特的创造意识,不再有远大的理想,也不愿意为追求崇高理想而去努力奋斗。
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婉转地启发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第一次去做这事还不如你做的好呢”“你的出发点是对的,如果你换一种方法再去做就会好多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更难得的是,能对他做好这件事情坚定了充足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要随时随地进行
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教师最好在课堂上就给与表扬。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文体活动中有出类拔萃的表现,尊敬老师、爱护班级、团结同学,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愿意为大家无私奉献……对学生所有的好的表现,老师都可以随时随地予以表扬;
孩子在家里主动做家务,家长就应当在孩子做好家务之后及时予以表扬。孩子能够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乐于学雷锋做好事,主动帮助他人……家长若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当及时给予鼓励。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及时鼓励,会进一步调动孩子努力向上的积极性。这样的赏识,会使孩子的成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即孩子的表现越好,越容易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赏识,而教育者的不断赏识,也越发刺激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品德高尚,促使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果时过境迁,脱离了当时的氛围,再去赏识孩子,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赏识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歌德曾经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干事业成功的起点,也是学生追求人生理想、不断进步的动力。如果一名学生的自信心强,那么他对学习和生活就会信心百倍,也容易取得成功。教育科学学认为,学生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和学生家长,就应当通过赏识教育,挖掘出每一个学生最大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栋梁人才。医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极大的,一般人仅仅使用了其潜能的1/10。教育者最大的使命就是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就是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就是保证每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而赏识教育就是最有效的基本方法。
当然任何一种教育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那种没有批评的过度赏识教育也是虚伪的、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恰到好处的鼓励和表扬。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标”,让我们利用好“赏识教育”,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分享赏识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