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风
北国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446
  • 关注人气:4,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氏家谱》1家谱前言

(2012-05-05 10:43:03)
标签:

家谱

分类: 父亲的随笔

《李氏家谱》1  

家谱前言 

    我国各“望族”大户,都有自己的家谱,孔孟家族的家谱便是自古延续至今。

    我的曾祖父曾经是清朝末期的翰林,我很想了解他和我们家族的历史(肯定有,但我没见过)。老家的家族人直到现在,还在按家谱的辈分顺序排辈起名。

    我猜想,即使我们家族过去有传统的家谱,恐怕也不会详细记述家中太多的事。所以,我想创新建立一个“杂志式”的家谱,既记述家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又可以申诉家人的各自主张。如此这样,也许会对后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9年6月,晓东打印出家谱的一部分。本来还应该很好的修改……可是大家时间都紧,没空做这想细致工作,也只好这样了(以后有人有时间,可修改得好些)。家谱留给后人看的,他们一定想了解前人的经历和经验教训。我曾让家人都动笔写些,可是写的不多,还是写写的好)。

    我们家的主导思想应该是重视家庭教育,积极培育好的后人,让我家人材辈出,只要大家努力,还是不难做到的,想来这也是我家人都赞成的。

 

李中耀

2009年6月2日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家谱

家谱序

中耀

    中国人有家谱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早期的家谱我们还不曾见过,对它产生的过程了解的也不多。

   家谱实际上是家族史的记载,家族中的人,特别是家族中的后裔了解家族史显然是必要的。

    家谱的首页上一般写有对联,对联的横批上多半写有“慎终追远”。意思是对未来要慎重认真对待,而对过去的先人要永久怀念。这是中国人的文明,也是一种智慧,它可以使家族更好的发展,可惜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重视这个问题。

     从现在起,我根据对家谱的理解,由我起草并创建我家的家谱。

   我的家谱观是:突出对后人的培养教育,所以将家谱写成“杂志式”,反复、着重谈对后人的培养教育问题。我认为:家谱采用这种写法是有意义的一种尝试,目的是让后人从前人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使本家族更好的发展起来,从而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如果家族的人都能这样认识,我家的后人一定会人才辈出。

因为事关我们家族的发展,所以家族每个人都应当重视它、学习它、努力去实践,使自己、使后人能很好的发展起来,绝不可以采取马虎态度。

    对家族人的具体要求是:

    1.要人人重视家谱,注意把家谱很好的传下去;

    2.要人人关心家谱,注意把自己或家族的发展情况写进家谱,让家谱不断完善,让后人有所了解、借鉴;

    3.要人人阅读家谱,常读读、常反思,做到“敝帚自珍”“如数家珍”。

    我相信:认真阅读家谱并从中借鉴的人都能很好的进步,我家的后人一定会人才辈出。

    不重视家谱、不关心家谱、不阅读家谱的人,不能说没有,但他会缺少“以人为鉴”的宝贵财富,这实在是一个悲哀。因此,我希望我们家族后人能人人重视家谱,人人关心家谱,人人学习家谱、人人了解、借鉴家谱。

                              

                                             

                             2006、12、15日 

 

   

 

关于建立《李氏家谱》的初衷

 

   天是1999年4月27日。

    从今天起,我建立了《李氏家谱》。过去,旧社会大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谱,我没有见过,不知道详情。但是,我知道许多家谱中,记述了从祖宗起的人名(恐怕在记家谱之前仍有很多人)以及同一宗族各支的族人,并且还规定了以后出生的各代人,每个辈分排序应该规范使用的名字中的某个字。

    人们建立家谱的本意,大约是为了“慎终追远”。这个想法很好,即不忘祖先又希望后人有更好的发展。

    我想立这个家谱,大体也是这个意思。即让李家的后人了解自己家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使李家的后人有更好的发展,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李家的后人如果能很好的学习、运用这本“家谱”,我们的李氏家族,一定会一辈更比一辈好,这是李家重要的大事,也是李氏家族的荣耀。

 

    我们李家以前的情况大概如下:

    我们家以前一定是有家谱的,可惜我没有见过(在宝坻老家也可能有)。我出生在河北省(后划归为天津市)宝坻县芮家庄(不知道为什么叫芮家庄)这个村子不小,大部分人都姓李,有很多分支。我只知道曾祖父在清朝当过翰林。自然家里也是翰林府,有几层大瓦房,想起来以前也是个“书香门第”可是曾祖父的后来就没有太有出息的了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纨胯子弟无伟男。”也就是好事变坏事,他的孩子门蝌蚪因为生活优越反而没有很好发展起来。

    我祖太爷爷排行第二,人称二爷(其他爷爷的情况不了解)。他一定是个纨绔子弟,没很好读书,不务正业,基本上属于“败家子”。据他自己说他花去的金子,垒起来都比人还高。他办过戏班子但是挣不到钱。他如果很好的学习当然有可能成为一个学者或当“大官”可是这都与他无缘。也算万幸,到中国革命土地改革时他(以前有几块土地,家中还有老妈子,自然是地主)竟然因为基本没有什么土地而被订为中农成分。

    我爷爷(李延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李伦(自己曾起名新吾,常用名是星海)二儿子叫李刚,三儿子叫李经,姑娘名不祥(小名老丫头)。

    我父亲是长子,是李延年的原配夫人生的(后来故去),以后的这两个儿子是祖父与老妈子勾搭成婚生育的。

   

                       1999年4月27日

 

 

     几年前,因为我想了解我家的家谱而不得。由此我联想到后人也会想知道我们这个年代家里的一些事情,所以,我从现在起建立一份家谱。

    我建家谱的目的是想让我家的后人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所以写成“杂谈式”。无非是谈谈我对人生的看法和我对后人的期望。

    我相信:这种“杂谈式”家谱是更为有益的,能对我家的后人有所借鉴的好处——能帮助我家后人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家谱中的文章多是随笔式的,我也希望全家人都动笔写写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和对人生的看法。我认为这会对后人有用的。

 

                                 2008年9月补记。

 

 

    把你认为需要告诉后人的事情记在家谱,把你对繁荣家族的建议记入家谱,切切关心家族的兴旺发展。我相信50年后,或者100年后,我们李氏家族一定会有辉煌的发展,进而创造人间奇迹。

                李中耀

                  1999年6月18日

 

    我希望我们李氏家族的女人,更有见识。她们将以家庭一员——主妇的身份,在发展我们李氏家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中耀

                     1999年8月14日

 

    我们家现在有个好传统:婆媳关系是好的,妯娌的关系也好(一般家庭多在这方面发生问题),这是我过去没想到的事情,这对于我们发展我们家族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以后各代都能互相帮助,和睦团结,共同进步。

    对于家谱不要只看一遍就扔在一边,最好一两年翻阅一次(至少挑要紧的地方重新读读,并且想想,再努力去做)。人树立正确观念不容易,能按照正确观念去做更不容易。

 

                  李中耀

                      2001年3月24日

 

 

 爸爸给晓东关于家谱的一封信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家谱也是文化传统之一,可惜,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它了解甚少。

    家谱的作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是记述家族发展史(当然只有大家族才能这样做);二是以荣耀的家族发展史激励后人(越是名人的家族,越重视家谱修撰)。

    我所设立的家谱,更多是为了教育后人和培养人才(所以老家有家谱,我也不想去查找,而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去修撰不同于他家族的家谱)。目的是希望我们李氏家族后人能够从中有所借鉴或启发,进而将来人才辈出。

    我家的家谱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为此我希望你充分重视这个问题,除了修撰好我家的家谱,让它对我家后人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外,你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写出一些相关文章,将来可以将其编辑成为《家谱书》。特别是多年以后,我们李氏家族人才辈出,这本《家谱书》将显示出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后人也会写进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历史上有很多大家庭之所以兴旺多年,就是受良好家谱的积极影响。

    如果你不能完成这个工作,也可以委托后人去完成,那就是说我们的家谱不仅限于我家之内发挥作用,而且对国家、社会有很大好处。这不是胡思乱想,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希望你重视。

      

                  此信可以保留在《家谱》书中。

                   2006年2月5日

李氏家族家谱排列:

第一辈:

李琪(根据记忆整理)

李琪生有四子(长子不知姓名,二子李柏年、三子李秀之、四子李希年)

第二辈:

不知姓名的长子有一儿子叫李崎风——李缘杰(李崎风的儿子),再后来就记不全了。

李柏年——李伦(长子)——李刚(次子)——李经(三子)。

李秀之——李岚(长子)

李希年——李岫(长子)、李嵩(次子)

第三辈:

李崎风——李缘杰(长子)

李伦——李兆祥(长子李中耀)、李兆风(次子)

李刚——李兆慧(长女)、李兆聪(次女)、李兆颖(三女)、李兆敏(四女)、李兆英(五女)、李兆林(长子)、李兆珍(次子)。

李经——李新中(长子)、李建中(次子)、李度中(三子)、李社中(四子)。

李岚——李兆元(长子)、李兆弟(次子)

李嵩——李兆明(男)、李兆瑞(男)、李兆魁(男)。

第四辈:

李缘杰——(后代不详)

李中耀——李晓东(长子)、李晓阳(次子)。

李兆风——李洪波(长子)、李漫波(次子)

李兆林——李淑兰(女)、李永龙(长子)、李永卫(次子)。

李兆珍——李永松(长子)、李永柏(次子)、

李新中——李颖(女)

李建中——李寒冰(女)

李渡中——李倩(女)

李社中——李楠(男)

李兆魁——(不详)

李兆瑞——李永良(男)、李淑芳(女)、李淑文(女)

李兆明——李永昭(男)、福宁、

李瑞芳——(不详)

李瑞()——(不详)

李昭光——李永芳(男)、李永顺(男)、李永清(男)、李永忠(男)、李淑荣(女)、李淑贤(女)、李淑萍(女)、李淑棋(女)。

李兆弟——李永泰(男)、李永德(男)、李淑娟(长女)、李淑华(次女)、李淑芳(三女)。

第五辈:

李晓东——李诗(男)

李晓阳——李学泽(男)

李洪波——?

李漫波——?

李永龙?

李永卫——?

李永松——?

李永柏——?

李永芳——李佟兵、李佟臣。

李永顺——?

李永清——?

李永中——?

李永良——?

李永泰——李同旺、李爱国、李爱珍、

李永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