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帮孩子“拿起笔”

(2008-08-01 13:14:3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励志成功

兴趣和成才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帮孩子“拿起笔”
                中耀

  “拿起笔”是“自己能写文章”的一个比喻。“拿起笔”的标准不高也不低:说不高,是指不要求孩子的写作像作家那样文采飞扬,引人入胜;说不低,是指写出的文章主题要突出,逻辑清晰,语言通顺、文字简洁……
  能“拿起笔”的人不多,普通人中一千个人里也没有一两人。即使在机关事业单位众多的大学学历的干部里,真正能担起文字综合工作的人也属“凤毛麟角”。无怪乎有教授慨叹:“如今的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他们专业功课尽管学得不错或很优秀,但是,其文字功底实在不敢恭维。有的毕业论文,老师看不明白,甚至不知所云……”这自然是让人遗憾的事。我本人也有几个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相当强的工程师朋友,他们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遗憾的是不能把自己的创新经验很好的写出来。即使写出了文章,也往往论点不突出、逻辑混乱、语句不顺、文字冗长、词句重复,还有许多错别字......好似乱七八糟罗列在一起的“豆腐帐”,根本算不上学术论文。
  为什么会如此呢?
  一、是学生时期对语文学习重视不足,写作基础打得不好,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二、是生活阅历不广、腹内空空、心中无数、下笔没词,总感到没什么可写的;
  三、是读书不多、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借鉴他人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的写作技巧。从某种角度说,读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书读多了,视野必然开阔,知识面也会广泛。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写文章就会言之有物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的确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经验;
  四、是平日练笔不够。写文章和练功打拳一样也得经常练笔,所谓熟能生巧。写作者经常练笔,时间长了自然便有了自己的“路数”,再写文章时就会“驾轻就熟”“一挥而就”了。学任何东西都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去反复练。总不动笔,自然笔下生疏,以至有的报刊编辑,尽管文化修养很好,可是因为从来不动笔,一旦要写点东西,也会觉得无从下笔。
  “拿不起笔”的负面作用固然很多,所以我们常常为许多人“拿不起笔”而感觉遗憾;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仅仅能“拿起笔”也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写好常用的文字材料之外,还能写出既有思想性、又文采隽永的文章,那才是优秀人才应具有的素质。
  作为同样的人,写出的文章水平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文章和诗句能千古留传,有的文章却“时过境迁”便悄声无息的默默无闻了……显然,仅仅能“拿起笔”而写不出更好的文章,不能不说仍是一种遗憾。
  古往今来写文章的高手多的数不过来,先秦有“诸子百家”;散文有“唐宋八大家”;写诗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现代也有很多文学大家:鲁迅、巴金、茅盾......
  我们不能好高骛远的一心想当“大家”,但是在能“拿起笔”之后,潜心下力的多读书、多练笔,写出更多、更有文采的文章不是更好吗!
  写作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您作为家长,无疑更应当关注孩子的写作问题,让孩子尽早打好“拿起笔”的基础!

欢迎浏览我的杂文:

从公务员报考看机关之间政治经济待遇的不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