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樱花东瀛游之东本愿寺

标签:
感悟记录纪实旅游落霞情感人文日本游摄影文化杂谈樱花京都 |
分类: 游记 |
东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总寺,座落在京都最主要的街道乌丸通,建于1602年,派下有9,000所寺庙及信徒一千万人,为日本最大佛教教团之一。寺内有许多佛像,多数为日本“国宝”,可以说是观光客到京都的必游之地。据说,它原本与西本愿寺是一体的,但因德川家康害怕本愿寺庞大的势力,会对他的政治地位产生威胁,于是在庆长7年(公元1602年)另建东本愿寺,扶植净土宗的另一派门徒,藉此分散其影响力。
东本愿寺的外墙,虽然旁边就是车来车往的马路,但丝毫无损它的庄严静谧。
在一片欧式与和式风格的建筑群中,这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建筑显得十分独特。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檐部设计斗拱,出檐深远,直至殿顶;内部结构高大,横栏上雕有飞天、孔雀、牡丹、宝相花等图案。寺内一些重要构件表面均以镀金处理,金碧辉煌.
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把原来的本愿寺一分为二而建立,正殿建于1602年,大师堂建于1658年,后遭火焚。2000年人们所能看见的寺院,是遭到火焚之后于明治二十八年重建的。大师堂相当于中国佛寺的大雄宝殿,南北76米,东西58米,高38米,高度仅次于奈良的东大寺,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木建筑之一。
寺里多是的和平鸽
每个寺庙或者神宫路面上都是这样的石子,据说是为了防止有刺客或者其他人冒然进入而发出声音,起阻止其快速行走的速度的作用。
日本的寺庙,保留了我们大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古朴大气,色调庄重。一到这种场所,人就自然容易收心敛性的,寺庙也达到了宗教场所的目的。
公元1602年,经德川家康将军之令,从西本愿寺独立后创立。寺内占地面积广大,排列着巨大的伽蓝,位于中心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级木结构建筑物。东本愿寺在江户时代曾遭大火,于明治年间重建,其正门“大师堂门”被称为京都三大门之一,高76公尺,宽58公尺,寺院内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级.
东本愿寺的大殿,线条简洁,古朴大气,丝毫没有雕梁画栋的脂粉气。
进门前须脱鞋。
本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寺中走廊陈列着“毛纲”,是当时建寺院时为搬运用材,欠缺绳索,女信徒将美丽的长发捐出,将其编织成粗大的绳索,以作搬运建材之用。毛纲直径40公分,长110公尺,重一吨,堪称当代一绝。
这就是东本源寺的主寺,现在全部都被钢架所包裹了起来,在修复。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在屋檐下,用透明网网住,这样可以防止鸟进去筑巢,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古寺护城河倒影着今日的京都塔。
寺里的洗手间里有个BB坐,真是为妈妈们着想了。
樱花绽放时,在公园及街道的赏花处,便可闻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赏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每当这时,日本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
亲朋好友围坐在樱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便当(饭盒),饮着香槟或是日本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风掠过。看这樱花盛开至飘落,有着很凄美的感觉。赏花的人群无论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
都会不时点头打招呼,甚至交换食品。与其说是赏花,不如说是赏花让大家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谊日”,难怪日本人乐此不疲。
一群身材窈窕的美女路过
晚餐是在一家叫 四川餐馆吃的 ,以为有辣椒吃,菜上来一看,还是没辣椒。唉,回去一定好好的吃个麻辣火锅。
我的晚餐,吃完回去睡觉去。
在日本,北京时间5点半,天就开始黑了。这几天里我们要跑遍大阪、京都、箱根、名古屋,东京,打一枪换个地方,以为会很累,结果却发现:尽管日本是非常繁华的商业社会,但店铺执行的却是农业社会的营业时间:上午11点至晚8点。入乡随俗,我们早上出发后,晚餐后即结束一天的行程,因此竟享受了平常双休日才有的8小时以上睡眠的待遇。日本是个长寿的国家,难道这也是原因之一?在酒店的电视基本上是日语的多,看着也无趣,所以,也就早早睡觉了。男人们就跑去居酒屋去喝小酒去了。
在日本地铁方便又便宜
如果想自己逛街,最好坐地铁,因为它最便宜。日本地铁交通十分发达,地铁线路密如蛛网,地铁站直通高楼底层,供你出行选择的余地很大。日本的消费很高,出租车当然就很贵了。如果自己出钱的话,还是出门坐地铁吧。另外,旅游住酒店,你不会日文,自己出街,最好带一张酒店的名片,方便万一迷路可以搭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