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樱花东瀛游之艺妓午餐

标签:
感悟记录纪实京都旅游落霞情感人文日本游摄影文化樱花艺妓 |
分类: 游记 |
AU常滑酒店
对面有超市,旁边有酒屋。
自助早餐
每天早上,我一定会出来晃下。
由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好莱坞大片《艺妓回忆录》还未开机,有关其女主角的传闻已是闹得沸沸扬扬。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阿瑟·高登的同名小说,该书于1997年出版后随即畅销全球。作者以真实的手笔,确实可靠、细腻抒情地刻画了一名日本艺妓的真实经历,再现了日本京都艺妓文化的精致微妙之处。读完小说之后,你会感觉到像进入了一个既正统又亲切的世界,一个只有在传统的日本水墨画中才能见到的美丽世界。
艺妓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与我们所熟悉的茶道、花道以及相扑一样,同属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这餐吃的是樱花餐盒。日本的餐食做得非常精美,就像是个艺术品,把吃饭当成艺术来做,够讲究的了。这樱花,不仅要看在眼里,还要吃下肚里,日本人对樱花的爱,可见一斑。
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这次在日本看见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还特别办了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渗透到了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把那几片鱼生先下了肚,这东西我喜欢。日本的代表性食物有刺身、寿司、味增汤,铁板烧、鳗、鸡肉串烧、涮肉、天麦夫罗、面条和日本清酒等。但如果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生东西,或者带上黄连素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艺妓最早出现于日本元禄年间(1688-1704年),当时是由于妓馆人手不够,所以从民间招收一些男子到妓馆内男扮女装、歌舞助兴,或是招收一些社会上的女子充当配乐中的击鼓女郎,后来逐渐过渡到清一色的女艺妓。她们经受严格训练,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达礼、擅长歌舞琴瑟,她们的主要工作是调动宴会气氛,陪客人喝酒聊天。艺妓的雅而不俗还体现在其“不滥”上,艺妓一般在专门的艺馆待客,除非有熟人或名士的引荐,才会到茶馆酒楼出席私人宴会。她们不仅要精通各种歌舞乐器,还需要对国际新闻、花边消息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迎合客人的喜好,善于察言观色,并能维护客人的自尊。
艺妓平时深居简出,外出时要乘坐放下帘子的人力车,步行则要在头顶上扣一个宽大的竹编草帽,把整个脸部遮掩得严严实实。艺妓群体相当封闭,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境况中,即使在现代物质高度文明的日本,一般人也只能在电影或电视镜头中了解她们。
艺妓的和服与普通日本妇女穿的和服不同,普通妇女的和服后领很高,把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艺妓和服的脖领却开得很大,并且有意向后倾斜,让脖颈全部外露。陪酒或表演时,艺妓们都戴着发髻,浓妆艳抹,将白色脂粉一直抹到脖颈。据说,艺妓的白色脖颈是最能撩拨日本男人的地方。古城京都上世纪60-70年代艺妓多达800余名,而今只有100名左右。日本全国现有的艺妓也不过数百人。所以,今天能够看见艺妓表演,对于我们的日本之行来说,也是个亮点了。
表演完毕,客人都忘了事先交代的,1个1个排队去拍照,一堆涌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