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月随笔:今年六月,你冬眠吗?

(2019-05-24 15:52:30)
标签:

股票

六月冬眠

六月随笔

分类: 六月随笔
今年六月,你冬眠吗?

六月随笔:今年六月,你冬眠吗?

  2000年前后开始玩QQ,2003年前后玩论坛,2006年开始写博客,2009年出版《散户操盘实战兵法》,那些年在报刊媒体上撰稿和做节目,我用的网名或者笔名,都是“六月冬眠”。时至今日,虽然“六月冬眠”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在财经圈子里有点“还没红就已经过气”的感觉,但说起六月冬眠,大家都知道,这人的真名叫做尹晓伟。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六月冬眠”这个名字,会觉得很奇怪,六月这么热,还冬眠,这不神经病嘛?
  刚用这个名字时,还比较年轻,多少有点博人眼球的想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剥去了浮躁与虚荣,自我感觉这个名字取得真好,内涵还挺丰富:
  第一,在亚马逊森林里,有一种蛇王,在一年当中,它们只在六月进行冬眠,显得非常独特;第二,六月份很闷热,尤其是长沙、武汉、重庆这种内陆城市,每天都像汗蒸一样。人一热呢,就容易犯糊涂,做错事。而冬眠呢,可以让人变得冷静。我要做的,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这种独立思考;第三,中国股市的行情在六月份向来比较差。因为六月份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段,年报和一季报早已发布,中报还没到,没法从业绩报表上寻找炒作机会;而两会的重要政策已经公布和落实,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又要到年末这两个月,政策上也属于真空期。正因如此,中国股市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6月份往往以调整为主。
  用数据来说话吧。从1991年算起,截止2018年,共有28个6月。其中,除了1991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9年这五个年份的6月表现较好,月K线涨幅超过5%,其余年份的6月基本上都是在跌,最多只是微幅上涨,行情不值得参与。这么一算,28个年份里有23个6月可以空仓,占比达82%。另外,值得一说的是,1993年的6月,1998年的6月,2001年的6月,2015年的6月,都是熊市行情的开端。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15年。当时的行情那是真好啊,4月份,沪指涨幅达18.51%;5月份,市场仍然热浪滚滚。在融资、场外配资、股指期货、50ETF期权等杠杆工具的推动下,股票都疯了,股民也疯了。当时的我也十分迷惘,买了久立特材002318,不算很强,但5月25日和26日也是连收两个涨停。到了6月1日,这股仍然在涨。可是,我不是给自己规定是必须再6月份冬眠吗?这可两难了,一面是赚钱的刺激,一面是纪律的约束,该怎么选择?几经纠结之后,在6月11日涨停这天清仓卖掉,一股不留。并且,我在微博、QQ群和微信群里规劝股友们:撤吧!
  有部分股友听了劝,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股友听不进逆耳忠言,他们已经杀红了眼。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截止当年的7月8号,市场已经像是经历了一次地震——满目疮痍。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很多股票跌幅超过70%。要知道,2008年的大熊市里,很多股票一年也不过是下跌70%左右。繁华背后是苍凉,疯狂之后一地鸡毛,这两句话用来形容那波行情再也合适不过。幸好我纠结中还是选择了遵守纪律,总算是幸免于难。但因为没能帮到身边的朋友,也是十分惭愧。于是,在2015年7月14日,我写了篇文章:《一次带着遗憾的六月冬眠》。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2015年6月的洗礼(洗劫),很多股友学乖了,之后的三年6月,越来越多的股友都选择了空仓。尤其是2018年的6月,如果选择空仓,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同时又隔绝了市场的诱惑。
  今年5月中旬,有很多股友都表示,会在5月底清仓,然后“6月冬眠”。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表态,我内心还是很愉悦的。毕竟,这是我输出的一个概念,一个对股友有帮助的概念。对我个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个概念,也是一种自我约束。敬畏市场,在适当的时候跳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窥视股市芸芸众生,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