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玻璃杯里的跳蚤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了一阵,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跳。三天以后,他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基实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虫。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
智慧分享: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
近几年的大盘也是如此,从2008年的大跌,到2009年的大涨,2010年4月到6月有小一号的大跌,2010年7月到11月有小一号的大涨,在这之后,大盘的走势则越来越平滑,高点一个比一个低。
为什么会如此呢?那是因为,市场对影响股市的方方面面做出研判之后,觉得大盘很难走出大的反攻,于是,划出的目标点位就很低。与之相伴的,则是机构的短视,再也无心布局中长线。
心理决定行动,行动又影响心理,当这种心理和行动形成恶性循环之时,就有了2009年3478点之后这样的走势。机构再没有了2006年和2007年那样的雄心壮志,一个个可怜巴巴地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市场只要稍稍有反弹,就会有人疯狂卖出,让大盘走不出囹圄。
偏偏管理层也是如此短视,只要大盘稍稍走好,就急不可耐地张罗着圈钱,并且拔苗助长地推出各类衍生产品。这样的市场,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难道我们的股市没救了吗?
当然不是。
如果管理层能够对股市进行刮骨疗伤,用铁腕来推行退市制度和分红制度,用严刑峻法来对待恶意圈钱、财务造假以及贪污贿赂,用仁者之心来关爱大众投资者、彰显三公而不是划分三六九等,到那时,即便经济不走好,即便没有养老基金,即便没有QFII,即便没有沪港通,机构也会大力响应,百姓也会欢呼进场,股市也会冲破6124点这个看似不可触碰的大顶!到那时,所有的A股参与者,才会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样的激情,才会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那样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