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右侧不同策略
一.要闻非简评
1、新股发审把关和市场定价能力迎大考
闻所未闻的业务、没有同类可比上市公司……“三农”、科技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对监管部门的发行审核把关体系和市场的新股定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简评:其实,就是想法子给这些企业开绿灯;
2、扭亏为盈,基金一季度赚380.5亿
一季度,基金重点增持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行业。截至一季度末,金融保险已取代食品饮料成为基金第二大配置行业。
简评:一季度行情这么好,基金如果没挣到钱,那就很丢份了。而基金对金融保险的配置,更多出于对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他们先知先觉了。这里面,抑或有政策的要求。管理层说2012年要鼓励消费,扩大内需,食品饮料板块差不到哪里去,基金有些短炒获利兑现的感觉;
3、IPO招股书拟实行“受理即披露”
权威人士日前透露,在强化信息披露核心的发行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下,为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约束市场参与主体行为,拟争取在年内实现IPO招股书“受理即披露”。
简评:理当如此。只是,媒体记者要忙碌些了。
4、炒外盘大宗商品不久可成行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中国期货行业的“国际化”将在今年迈开大步。其中,期货境外代理业务已接近破茧,未来2-3个月内监管层可能将正式推出这项业务。
简评:分流场内资金,不是好事;
5、证监会批准上期所开展白银期货交易
近日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白银期货交易。按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和相关程序履行完毕后,证监会将批准上期所上市白银期货合约。
简评:分流场内资金,不是好事;
6、上交所官员称私募债制度获通过,垃圾债正式开闸
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业务相关负责人佘力24日晚在其微博透露,监管层会议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制度——这意味着,中国版垃圾债正式开闸。
简评:垃圾债如其名,国外名声已臭,国内何以要推?
7、人民日报:投资成了打水漂,股民弃市离场后果很严重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必须要进一步增强股东回报意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投资者的每一分钱都不是白来的,不能被无偿占用。如果投资者始终得不到回报,就会丧失投资的积极性。
简评:唱了白脸又唱红脸,之前说不建议中低收入者炒股,现在又不希望人家走,真是神也是郭,鬼也是郭。个人微博里说到了:想起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的一句台词:“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呐。”同样的,如果股市健康、三公政策有效、没有各种蝇营狗苟的交易,而且小散能赚到钱,鬼才愿意悲伤绝望地离开股市呢!
8、央行正回购锐减至90亿
与此同时,一年期央票本周连续第17周停发。
简评:一方面给人降准预期,一方面告诉我们市场资金吃紧;
二.行业要闻
1、上周多数城市楼市成交回暖,保障房占比上升(利好地产水泥);
2、力推十二五种业科技发展重点专项,科技部扶持商业化育种(利好农林牧渔);
3、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或逾20%(利好银行);
4、温州金改实施方案出台在即(利好金融改革概念股);
5、国务院批复设立图们江区域示范区(利好挥春地区股票);
6、科技部发布太阳能发电风电专项规划(利好太阳能和风电)。
三.周边动态
昨日欧美股市整体呈现反弹格局,但走势有所分化。欧洲三大股指中,英国小涨,德国涨幅超过1%,而法国涨幅超过2%。美国三大股指中,道琼斯和标普500小涨,纳斯达克小跌。整体来看,欧美股市的上涨,给A股市场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六月心声
目前消息面仍然较为复杂,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不少。只是,我们发现,上周推动市场上行的,主要是下调存准率的消息时时传出,让人感觉到资金面的宽松可能。而本周,截止今天,我们并没有发现存准率下调,相反,央行正回购锐减至90亿、一年期央票本周连续第17周停发,这些告诉我们,目前市场资金仍然吃紧。管理层说要放松货币,有些让我们画梅止渴的感觉。个人依然觉得,决定市场中长期走势的,仍然是供求关系,货币政策要放松,IPO、再融资和限售股要得到控制,否则,其他的消息再热闹,也只是短期喧哗而已。
短期来看,昨日沪市收阳,但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出,今天大盘很可能继续考验2350点。对于左侧交易者而言,2350点是个较好的搏击点;对于右侧交易者而已,耐心等待回踩成功并收出放量阳线再介入不迟。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博客好友已达到上限,抱歉不能再加好友了,如需交流,请加关注 六月冬眠微博(点击进入)
参考阅读:
六月随笔:我只是个散户
实战交易策略跟踪记录(第二季.4月)
六月随笔:股市经典谚语新解(一)
六月随笔:股市经典谚语新解(二)
推荐阅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原创系列)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实战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理念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书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