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春天即将来临?
我个人挺喜欢的一位财经人士,但斌先生,在今天发了一篇他在4月5日写的文章:《中国股市的春天即将来临》。以前之所以喜欢但斌先生,是因为曾经读过他的一本书:《时间的玫瑰》。用这样一个饱含诗意的书名,来讲述经济和股市,其思考的独立性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牵扯到经济,尤其是论述到股市,总免不了喧嚣的浮躁。如果能剔除喧嚣和浮躁,才能真正看清楚其背后的真相和规律。
看到但斌先生的这篇博文标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也许,我近一段时间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的谨慎也是没有必要的。第二反应,是想认真地看看他的论据是什么。可是,通篇看完,我顿时感到了失望,这篇文章,大有标题党之嫌。全篇2300多字,前面至少2000字是在说出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局势所出现的问题。而且,指出了“20家大公司赚走73%的利润”和“赚了利润不赚钱”这两大隐患。可是,文章最后两段突然笔锋一转,说自己支持郭主席的“二次股改”,然后得出股市春天即将来临的观点。
说实话,我个人是非常支持郭主席的“二次股改”的,至少,他的一系列举措让市场的圈钱变得文雅一些,我们不能再赤裸裸地说企业上市是吸血行为,而应该说是财富的转移。笔者在二月底写的《六月随笔:没有人不爱股市玫瑰》一文中对郭主席的四类政策进行了阐述,一个半月时间过去了,四个疑惑仍然没有消除:
第一,养老基金什么时候进来?什么点位进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来?第二,蓝筹股如果真像郭主席说的那么好,为什么近几个月的成交都如此萎靡?以中国最赚钱的工商银行为例,今年以来,三个多月时间,其总换手率只有1.21%,是郭主席的话没能取得机构的认同,还是机构想让利于散户,让散户在低位建仓,然后他们奉旨抬轿?第三,新股发行市盈率得到了控制,上市首日的爆炒也得到了冷却,可是,目前还有600多家公司等待上市,难道所谓的二次股改,只是将炮轰改为枪毙?第四,关于绩差股和概念股的炒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停止过。我们假设股市最终要走向成熟,将来以价值投资为主,资金扎堆瞄准蓝筹绩优股,可这些绩差股纷纷走向死亡之前,难道不会拖累股指?
个人与但斌先生的一个观点是相同的:股市的涨跌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怎么样才算好呢?至少应该解决一个方面,即,要么钱越来越多,要么股票越来越少。如果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大盘自然是应该要涨的,比如2008年1664点开始的那波行情,货币政策极力放松,同时停止了新股发行。可是,自从2009年IPO重启以来,将那波行情终结,同时再融资也来势汹汹,两者结合,以傲视全球的速度猛力扩容,货币政策也同时处于偏紧的状态之中,市场供求关系实际处于畸形状态。股市没能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观望资金也不会贸然杀入。如此,当前股市要扭转供求关系局面,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波行情的起来,需要多层次的因素,而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人有信心,要让人有安全感。目前机构并没有那么听话地指哪打哪,而像是青春期叛逆的少年,我行我素而且自以为自己智慧超群。尤其是大多数散户沉溺于短线之中,当看到管理层大力扶持的蓝筹股摆出熊样,而根据管理层提示卖出的概念股一飞冲天,内心里的失望和惶恐,必然使得很多人畏手畏脚,让人没有安全感;郭主席的“低收入人群不适合炒股”,让人没有安全感;大盘动不动就暴跌,让人没有安全感;美国股市涨的时候,我们在跌,让人没有安全感;每天都看到有IPO的新闻,让人没有安全感。在如此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市场里,要“二次股改”取得成效,这必然经过一番阵痛,甚至不排除中国的散户绝大多数以失望离场的可能性。
我个人对中国的经济是充满希望的,没有人愿意活在惶恐和下滑之中。因此,即便我内心里有所怀疑,但仍然要告诫自己,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只有中国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股市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形成的。培育美丽鲜花的泥土,就是有无数逝去的生命所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用打马虎眼的方式说:股市的春天即将来临。但是,“即将”二字,说出了时间的不确定。用人的一生长短来说,五年,甚至十年,也可以归于“即将”之中。比方说,一个10岁的孩子,我们可以说,他即将成为大人。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博客好友已达到上限,抱歉不能再加好友了,如需交流,请加关注 六月冬眠微博(点击进入)
参考阅读:
六月随笔:我只是个散户
实战交易策略跟踪记录(第二季.4月)
推荐阅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原创系列)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实战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理念类)
六年博客精品博文大集合(书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