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都不可取
记性稍微好点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在大盘冲击3100点,也就是4月15日左右,以高盛为代表的机构和以叶某某为代表的分析人士,声称大盘不日即将攻克3100点,瞬即拿下3200点,然后向3500点进军。更有甚者,当时有人忽悠不要本钱地再次抛出了万点论。笔者曾经对这些人的看点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他们所说的观点都很勉强,他们自己都信心不足。而市场这些天也证明了,过度乐观并不可取。
如今市场已经3100点附近一路下跌,五连阴之后,市场最低跌到了2871点,一度跌破了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60日均线以及3000点、2900点等技术点位,很多个股一路狂跌,似乎2008大熊市又将重现A股市场,各种利空论断也是扑面而来。面对如此局面,很多人开始惶恐了,有人声称,“跌破2758点只是时间问题”。
笔者对于这样的论断很不以为然,首先,2758点何来?该作者解释为去年11月30日的最低点。不能不说,去年的11月份左右的平台对技术分析很有指导意义,但是随着今年年初以来的拉升,市场的重心已经到了2930点附近,2758点附近几乎已经没有了筹码。去年11月30日的最低点,其技术分析价值远不如今年3月15日最低点2850点。其次,2758点何时到?时间问题是多大的问题?下个月就到,还是下个年份或是下个世纪到?这种观点和“万点论”一样,看似观点明确,其实完全是胡扯。
看空者对后市悲观,无非就是念叨这几个忧虑:一是估值可能出现拐点;二是5月份可能再次加息;三是新股扩容、再融资和限售股解禁。可是我们有没有看到管理层辛辛苦苦、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施行的“十二五规划”呢?产业转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老牌子、夕阳行业的企业被淘汰,而被新兴产业公司取代。这是一个毛毛虫破茧化蝶的过程,痛苦的背后是更美好。何况管理层既然要让产业转型成功,就需要好好利用股市的融资作用,如果市场一路下跌,新股如何顺利发行?
当前市场有很多利空因素,也有一些潜在的利好因素,估值的高低、资金的松紧、周边市场的好坏,都只是机构拉升或是打压的一个幌子和借口,中国股市这个政策市,最终掌舵的还是那些当官的。由此,我们认为,过分地乐观和过分地悲观都不可取,如果我们以震荡的眼光看后市,那么,无论是我们的操作,还是我们的心态,都会好很多。中医里讲究中和理气,相当于中国人奉行的中庸之道,这是有道理的,心情平和冲淡的人,比之于狂喜狂悲的人,往往是要健康和长寿的。股市之理亦通,以此为鉴。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祝朋友周末愉快!五一小长假开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