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来还债的
上篇:《都是来还债的》
娱乐圈有“艳照门”,股市有“增发门”,而中国平安 无疑是近期资本市场的绝对主角。昨日中国平安在通过“增发门”消息的刺激下,出人意料地拉出涨停板,让市场以为风向变了,蓝筹的机会又来了,但今日的走势无疑是给这些妄想者最响亮的耳光。常看笔者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弃大从小,一直是我的观点,因为我深知蓝筹股过度投机之后的价值回归是痛苦的、代价是巨大的,而现在这些大蓝筹们正在偿还以前所欠下的“债”。相信在平安大会上投赞成票的股东们可能已有不少在昨日的涨停是“背逃”出局,要不怎会有这么大的成交量?只可怜哪些认为“利空出尽是利好”的中小散户们不幸又成了套中人。
资金是逐利的,就连深受大家尊敬的巴菲特也不特外。其出尔反尔,不再为三大债券保险商的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提供担保,从另一个侧面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再度下跌,但正是由一其这种逐利的本性,才使得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全球最新首富。这说明机构也并非慈善家,他们不会那着别人的钱去做一些不可预测风险的投资,但我们的机构似乎正与之相反,拿着别人的钱猛冲猛打,自以为是抄着底,但回过头看却在腰上。中投在黑石中惨败,而平安也早在去年就在富通上出现了4.09亿欧元的浮亏,不过不要紧,这不是又融了千亿资金吗?补仓就好了。再亏?那就再增发,反正又不要自已掏钱。马明哲倒是说了,“将慎重考虑再融资推出的时间与同期市场承受能力”。这还有什么好说的,通都通过了,难道会不发或少发吗?我看他们没有这样的“高风亮节”。如果等市场好转再来,那不是又要让大家再痛一次?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快点了断此事,也把压在大家心头的这块石头给搬出去。
而对于这次的增发,管理层的态度倒还真有几许暧昧,范福春讲“如果投资者对一件事情看法不一的时候,可以用脚投票,而不应该对一个公司有意见,反而想找一个裁判员来评判,市场本身有自身的平衡机制”,这个话似乎不太应该是由他来讲。的确,投资者可以用脚来投票,但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再说,有意见还不能向裁判争辩两句,那万一遇上的是黑哨怎么办?那不是只有吃上哑巴亏了。
下周一中国铁建即将上市,又一个重量级的蓝筹股将登陆A股舞台,现在有人已在预测是否会跌破发行价。如真是那样,倒还好了,至少今后打新要考虑再三了,而对新股的发行定价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对于今年大盘股发行是否会减少的问题,尚福林的回答是,“这要看市场情况,看投资者的接受程度”。难道股市下跌,投资人不接受就可以不发大盘股了吗?当然不可能。温总已向全世界宣布了,“今年金融改革很重要的工作是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推出,所以今年一定要完成”,而中移动等一系列“红彤彤”的公司还在等待着进入A股市场,这不是要中国股民来帮助它们又是谁来帮助?(银华投资)
下篇:《市场风格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本周深沪大盘继续维持低位盘整的格局,周K线双双以阴十字星报收,而成交量较上一交易周有明显的放大。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市场持续低位整理,但周一及周四的两个交易日当中,上证综合指数都曾试探性地向上挑战20日均线的阻力。说明大盘经过近阶段的持续调整之后,市场反弹意愿已经有所增强。笔者在近期的文章中反复提到,从市场运行格局来看,当前深沪大盘总体处于阶段性底部的震荡蓄势阶段,而底部阶段的蓄势整理也正是市场积蓄反弹动能的过程,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底部,另一方面充分的蓄势也为后市反弹行情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近期的热点板块农业板块以及创投题材等经过反复表现之后,本周下半周走势已经出现明显分化。尤其是周五市场中,上述板块个股展开大幅波动,其主要原因在于近阶段累计涨幅较大,在获利回吐压力下短期调整要求较为明显。因此对于上述板块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涨。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近期市场的炒作热点,农业板块和创投题材的调整很有可能意味着市场风格即将发生转变,对此投资者应该高度重视。
同时,观察本周的市场表现来看,前期持续调整的金融、地产等已有止跌回稳的迹象。如果从行业背景角度来看,注意到自从2003年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其中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俗称“国六条”),包括了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延续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调控政策基调,即增加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应,以满足自主性需求为主,打击投机并加大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介入力度。不过,在历次的调控政策中,管理层一直强调“稳定住房价格”。实际上,多数业内专家认为,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行业整体良好和有序的发展势头。管理层并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因为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跌可能引发银行业的重大危机、拖累地方经济并危害社会稳定。从市场走势来看,房地产板块经过大幅调整,估值已经回到了合理的水平;在经济增长水平维持较快速度的情况下,预计房地产市场难以出现大幅回落,房地产行业龙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超跌蓝筹往往存在阶段性的机会。
在上日的文章中笔者就已经提到,2月份以来截止目前已有9只新基金获准发行,如果加上老基金的拆分,近期一共有17只新老基金扎堆销售;与此同时,QFII审批再度开闸和额度的增加也带来新的增量资金。而作为被市场严重错杀的超跌蓝筹品种则很有可能成为新基金建仓的首选品种。无论是金融地产,还是煤炭、铁路、航空等这些存在确定性增长的行业都有望形成新的机会点。(凌学文)
注:分析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因时间原因,故转载两篇文章,作者分别为“银华投资”和“凌学文”,在此表示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