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S起飞意味着什么?
昨日我们提到了S股及ST走势强劲,一共有52只涨停,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今日行情一走完,笔者觉得应该要重视一下这两个“非常”板块了。按照概念来划分,今日板块涨幅排名第一的就是未股改板块,这个“物以稀为贵”的板块今日虽然没有普涨,但是涨停的家数达到了22家,S*ST中纺、S*ST重实等个股更是连续多日涨停。ST板块排在板块涨幅榜第五位,板块中也有22家涨停,被基金重仓的ST中鼎更是以涨停创下历史新高。再仔细看下,同时具有S和ST概念的个股基本是全线上涨,在这样的震荡行情中,这两个板块的启动值得深思。
前一段时间以有色金属等蓝筹股为主导的五五分化行情,近一段时间以指标股为主导的二八行情,让人把垃圾股远远地抛在了脑后,尤其是疲弱的S和ST股,更是被市场所遗弃。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私募基金过早看空,而公募基金以股指期货的主宰为目的而继续做多,这样一来势力也算庞大的私募基金就是踏空了。于是很多私募奋而转战港股,但是港股直通车“座位”有限,自己又不能争取到QDII份额,很多私募则继续留在A股市场寻找可以短炒的品种。笔者不敢妄下判断说私募在猛拉S和ST板块,但这两个板块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很可能被私募所垂青。
首先,这两个板块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S和ST板块涨跌幅限制为5%,相比于非ST股票来说,他们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因为即使大盘展开大调整,它们的跌幅也相对有限;第二,从5.30调整前算起,S板块和ST板块的涨幅远远落后于大盘,ST板块甚至到现在仍然没有创出新高。从9月份开始,这两个板块展开了缩量整理,行情正在悄悄酝酿。
其次,目前未股改板块大概只有60来只,目前两市一共有1620只A股,也就是说,未股改股票占A股所有股票的3%左右。物以稀为贵在中国是非常注重的,尤其在中国股市。而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都还没股改,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公司将会有重大重组。第二是公司内部出了严重的问题。假设是第一种情况,市场肯定要予以炒作;假设是第二种情况,市场还是会炒作一番,为什么?没什么理由,这是不成文的规律,退市之前的股票都会“回光返照”一下。
第三,ST股应该是市场垃圾股的聚集地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垃圾堆。但是做短线可不必要在乎业绩的啊!对于私募来说,业绩越差的个股越是喜欢,因为这样的个股才能走出大黑马行情。早些年的“琼民源”和“郑百文”不都是如此的?近期价值投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了,相对应的ST板块自然是打入冷宫。但是,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既然房地产这么多绩优股有理由下调近两个月,那么ST股也有理由上涨。市场讲究平横,至少要讲究短暂的平横,在公募基金酒足饭饱之后,私募基金和散户也应该分一点剩饭残羹。
最后,一般在震荡行情之中,这两个板块,尤其是ST板块总要表现一番,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律。目前大盘在6000点附近强势震荡,权重股开始休息,目的是不让股指涨得太快;但是部分指标股仍有护盘动作,表明主力也不希望大盘大跌。那么,这个时候,S和ST板块完全有理由表现一番。
但是绩差股再也不是市场的主导了,大蓝筹时代和股指期货时代将颠覆传统上的一切经验和理论。那么我们不妨以短线心态对待这次机会。结合三季报行情的拉开,笔者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些预增或者有重组概念的S股或ST股,比如中报优异的S爱建,比如具有重组概念的SST兰光,等等。当然,那些带“*”号的ST股还是尽量少参与了,他们公布三季报无异于扔炸弹。
综合目前行情来说。今日权重股的调整一方面使得股指难有向上动力,另外一方面则使得成交量大幅萎缩。但是个股表现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航天军工板块依然维持着强势,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等概念再加上“嫦娥”一号的准备发射,都给予它们表现机会。涨幅榜上37只非ST个股涨停,足以证明,目前个股的补涨行情仍在继续。而相对来说,笔者更看好S和ST板块的补涨。
注:分析评论只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