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每日股评 |
金融地产的盛宴能吃多久?
市场分析:
每日精点:
九月回望:震荡行情为消化获利盘,中长线被看好
股市的高位震荡局面,让投资者在品尝金秋十月的丰收果实之前已经先感受了一番9月高处不胜寒的忐忑。
事实上,在“5·30”之后,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开始新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3670.40点到24日盘中一度创下的5506.06点。指数上涨1800多点,期间只用了100多天。而进入9月份后,新股的平均涨幅也创新高,截至9月19日,共有7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52%。也是今年来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最大的一个月。目前对9月份的震荡行情,许多业内人士的看法趋向于市场是对前期获利盘的消化。
回顾本轮牛市也可以发现,大盘在攻占并站稳3000点、4000点整数关时往往经历多空拉锯多个回合,前者用了7周,后者用了10周。尤其是后者,市场为此经历了“5·30”暴跌和一场从4335点到3404点的“垂直急坠”。所以在股指迭创连续攀高到近5500点时候,不经历一轮调整的想法自然也是不现实的,这样来看9月份股指的震荡上行也是股市健康发展的表现。
有人担心股指会不会在震荡之后出现另一个“5·30”?分析人士表示不会,之所以不会,是因为目前市场的持仓结构已经趋于稳定,不像“5·30”之前市场是以散户热情为主导容易形成多杀多的局面。
现在整体上是机构市,目前机构的策略是调仓,一方面通过减低集中持股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去准备投资未来更多的大蓝筹。这决定了这种指数的下跌是有限的,也是可控的。
9月份虽然市场处于高位震荡,但总体来看市场热点的有效轮动维持了市场的活跃程度。
消息面上,进入9月份的后半程,建设银行神化股份、中石油等超级蓝筹股的陆续回归,央行加息等,拨动了整个市场的神经。
政策面方面,8月份公布的高达6.5%的CPI数据显然导致了央行进行了第五次加息,而这一信号也预示决策层将进一步加紧调控。
热点的持续扩散、个股的不断分化、扩容预期的加速以及政策面的影响等,种种因素积聚在一起,使整个9月份的股市宛若一部充满跌宕起伏的悬疑片。
十月展望:运行节奏仍被多方掌握,空方力量在加强
延用惯性理论,依据9月份的形势来看,近阶段市场累积的获利盘仍需要时间消化,短期股指将会保持强势震荡。
9月份最后一个交易周盘面显示,运行节奏仍掌握在多方手中。表现为,银行金融股反弹迎接建行上市,同时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类板块继续在主力资金拉升下走强,中石化由于近期的海外扩张计划强力上攻。
而空方力量也在凝聚,上周一,也许是受到国有股减持的传闻影响,虽然经过了连续几天的调整,但钢铁板块仍一度出现大面积下跌。
有分析人士表示,10月份股市资金面压力较为沉重,这是因为中国石油、神华股份等新股的过会或发行,还有就是350亿元特别国债也将发行。管理层近期密集推出大盘股发行,显然有调控股市的意图。
管理层对当前股市调控的具体措施,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吴坚雄说,“管理层已经在作为,首先是节流:暂停或减缓A股开放式基金发行;其次是疏导:发行特种国债、加速QDII和放行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再次是开源:给大盘股发行提速,比如建行和城商行的加速发行,目的只有一个,冲减积聚A股的流动性,这个是根本”。
目前看来,这样的动作也是导致股市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要素,进入10月份后,股市仍将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政策面带来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显然是有助于股市发展的。
而据记者了解,上周基金的发行节奏也明显减缓,这意味着A股市场的资金链将绷得特别紧。同时大盘虽然节节上攻,但是市值不增反减,尽管有分析表示,大盘指标股进入拉升期,但是二三线股的纷纷回落,表明指数在5500点左右仍需要做整理,这也提醒散户投资者还需注意震荡风险。
有机构分析人士表示,从中国股市的整体发展战略来看,短线的调整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而对中长期仍然坚决看多,投资的重点仍然是大盘蓝筹,中国股市未来的规模将会超出想象,对此不用怀疑。
种种迹象显示,10月份的股市很可能延续9月份的震荡走势,所谓的“金九银十”在当前的震荡市里或许只能是少部分人收获的季节。
因此进入10月份后,散户投资者应注意控制风险,切勿盲目追高,控制好仓位,选择大盘蓝筹股进行中长线投资。或者可以选择其他投资品种,通过分散投资来避免股市单一投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