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盘整
是诱多还是诱空?
市场分析:
市场依然维持在3900点以及60日均线附近进行震荡,宏观经济数据迟迟未出,调控措施尚不明朗,虽然盘中有部分个股涌动,但是大盘继续在缩量中寻找方向。昨日上证指数放量到813个亿,让我们看到成交量放大所激发的人气。但金融和地产两板块权重太大,他们对市场的影响之大,自然会致使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持续性,毕竟管理层是紧盯着他们的。而今日成交量再次萎缩到637个亿,金融、地产的退潮让市场再次迷茫起来。明日又是周末,而且会有比较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如果大盘继续缩量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我们注意到,盘中医药、有色金属、房地产、金融、汽车、电力、机械等重要板块随着大盘的震荡而出现大幅的波动,主力资金之间的博弈相当激烈,而在尾盘这些板块并没有形成有效地上攻并收复失地;另外一方面,仪电仪表、化工、电器、电脑、酿酒食品等板块尾盘表现优异,但是毕竟这类板块在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如此看来,明日市场恐怕难有好的表现。
今日ST和小盘两个概念类板块表现抢眼,ST板块出台一个大利好:保监会对保险资金入市政策的调整,除了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由5%调整到10%之外,保险资金还获准投资ST类股票、过去12个月涨幅超过100%的蓝筹股等。今日ST板块几乎是全线涨停,在大盘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极端的个股算是“秀”了一把。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保险资金平均持股比例已达8%—9%,接近新上限,大家不要因为非ST的调整而舍本求末。沪市袖珍股联华合纤已连续3天涨停,带动永生、白猫、永久等活跃,短线资金在成交萎缩的背景下选择小市值股作为活跃人气的突破口。
每日精点:
笔者近期一直在想,大盘在关键点位进行牛皮盘整,到底是一种凶悍的诱多行为,还是一种无奈的诱空行为?或者是第三种可能:主力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笔者个人认为第三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市场不管是涨跌其实都有章可循,否则就不会从6月29日开始到现在盘整这么久,接近一个月的盘整,再加上技术形态上面的完美配合,这不得不让我们猜想主力酝酿着一场大阴谋。
我们先说诱多。从5月30日的大跌以来,大盘已无可避免地陷入了中期调整。成交量的极度萎缩,显示市场人气低迷、资金外流,赚钱效应几乎没有了,众多的机构喊出调整到3000点的口号。但是为什么大盘在跌到3900点附近就不跌了呢?7月3日、7月10日、7月13日以及7月18日,大盘四次突破3900点并试探60日均线,让我们认为大盘要开始上攻。尤其在7月18日的放量上涨,金融、地产双雄的傲起,7月19日的相对平稳,让我们不敢相信明日就是周五,而且就是宏观数据的公布日。难道明日会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加息并出台利好政策?只要懂经济的人都知道,CPI数据基本已经确定,通货膨胀也是事实,不加息的可能性几乎近于0。那么如此分析的话,3900点一带的震荡,很有可能是部分尚未完全出货的主力所做的一次完美诱多行为。
再来说说诱空。从技术分析来看,波浪理论的痴迷者这样计算了一番:从2005年的998点见底后,到本次行情最高点4335点,涨幅达3倍之多。而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四次调整,第一次调整100点左右,第二次调整300点左右,第三次500点左右,第四次调整其实只要700个点就足够了,但是本次调整最低到了3404点,调整幅度达931个点。可以说调整幅度是够了,但是时间还不够。但是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谁也没个谱。6月份四只新基金发行,虽然把股指从3400点拉到了4300点下方,但是之后的行情中大盘依然陷于调整,基金就这么甘心亏了?基金重仓股在本次调整中虽然随着大盘泥沙俱下,但是相对级差股来说还是比较强的。大盘蓝筹股基本上是轮番下跌后仁厚轮番上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想吸筹的资金来说,可以说是天赐良机。而今日保险行业再出利好,外国机构对A股市场虽然在数落,但是谁敢保证他们不在暗中建仓吗?中国股市的最高点绝对不是4335点,如果从长期趋势来看,目前的点位绝对是建仓的好时机。他们在用关键点位横盘后的下探来吓走死多头,用政策面的利空预期来威慑散户,从二季度的基金和QFII的持仓情况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明日是周五,周末恐慌症是否会重现?宏观经济数据出台,一旦宣布加息,大盘还顶得住吗?到底是诱多还是诱空,明日以及下周,或许我们就可以看出个所以然了。市场期待本周宏观调控数据公布之后的调控“靴子”落地,而今年以来多次出现的利空兑现后的上涨时候会再度重现?
抱歉声明:因工作原因,近日在外出差而没时间看盘并写分析,望朋友们谅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