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马加爵骨灰与第三十三块悼念石

(2007-04-28 18:16:20)
分类: 实战技巧
 马加爵骨灰与第三十三块悼念石

  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胸怀。
 

  马加爵杀人事件过去了近3年,阴影却仍留在他的家人和受害者家属心中。马家爵被枪决、火化后,马家人因“怕再被人指脊梁骨”,主动放弃去领取马加爵的骨灰,骨灰至今仍留在殡仪馆(4月27日《潇湘晨报》报道)。

 

  如果不是一些国人心中仍有仇恨之火,马家人又怎么连儿子的骨灰都不敢去领?诺大的胸怀,怎么就容不下马加爵的小小一盒骨灰?

 

  看到马加爵的父亲马建夫“发花白、神沧桑”,看到马加爵的母亲马存英“泪如泉涌”,看到马加爵年近八旬的奶奶“满脸泪花”……我们怎么能不感到一丝悲悯与悲痛?我们要知道,不仅被杀害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是受害者,老年丧子丧孙的马家人同样也是受害者。

 

  跟马加爵骨灰形成反差的是:今年4月21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悼念仪式中,33块纪念遇难者的花岗岩悼念石被摆成一个半圆形、放在操场上,其中也包括了凶手赵承熙的悼念石。悼念者认为,赵承熙虽然犯下残忍的罪行,但学校和社会此前没能对精神有问题的他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咨询,他们对此感到遗憾,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安慰失去他的家人。

 

  美国民众写给赵承煦的话中,有一句是“希望许多人能把心中对你的怨恨,转化为宽吮。这是一种何等宽阔的胸怀?这又显示出一种何等的人性之美?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面对马加爵的骨灰,面对第三十三块悼念石,还有什么能比宽恕的胸怀更能让人们警醒、反思和震动呢?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仇恨之火只会引发更大更多的仇恨;只有宽厚仁慈的爱,才能消释天大的仇恨。人的胸怀,之所以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是因为人懂得包容和宽耍但愿三年后仍留在殡仪馆的马加爵骨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操上的第三十三块悼念石,能够唤醒一些国人沉睡的心灵,使这颗心变得更加宽容。

 

  让我们重温一下雨果的另一段话吧: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美国也有现在我们中国的这个一个过程的,中国人说包容和宽容是从孔子时代就开始的,但是文化的人不同,个人理解的不同,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让我们去面对一个杀人的凶手,或许我可以放下仇恨。但是让我去面对一些对人民造着不可弥补错误的人,却很难,人活着就会有七情六欲,六根,六尘与六知,如果我们可以超脱出来,那么我们就不是现在的我们了。现在中国的发展过快,人心过浮燥,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来不及沉淀下来,用江南布衣的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忙。”

 

    反观你我自身,又何尝不是,我一心想要跳出这个俗世,终究不能,有太多的不舍,所以感慨是有的,但是对我们这种从小就去岳庙参观跪在地上遭人唾弃的秦桧的人而言,宽容是我努力的一种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