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念精华 |
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一)
编写系列文章时,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以及相关规则尚未正式发布,系列文章系根据相关规则之征求意见稿编写,如有变动,应以正式规则为准。
误认为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制度使得入市门槛较低
按照目前的证券交易制度,投资者要想购买股票,必须要用相当于所购买股票价格100%的资金,而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用较少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手金额比保证金大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合约。因此,许多投资者误认为,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要比参与股票交易的入市门槛低得多。
其实不然。按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买一手股票(100股),准备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可以了。而股指期货呢?表面来看,保证金交易可以“以小搏大”,实际上,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中拟定的一手合约,按最近沪深300指数的点位,乘以每点300元,则一手合约的价值就近60万元。即使按10%的保证金比例(其他因素暂不考虑),买卖一手所需的资金得有6万元。
而且,买卖一手合约的资金并不能说就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入市门槛。由于股指期货采取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投资者账户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以应付当日的盈亏结算。同时,由于保证金的放大效应,股指点位每变动10%,看错方向的投资者就可能将保证金损失殆尽。因此,根据成熟期货市场的实际操作经验,本着合理配置资金和防范风险的原则,实际交易时合约占用的保证金一般不应超过保证金账户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余资金得准备应付价格变动不利时可能出现的追加保证金要求。这样,按照上面的例子,买卖一手合约要准备的资金大约在20万元左右。
由此可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比参与股票市场交易的入市门槛要高得多。
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二)
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有些投资者误认为买卖一手股指期货合约仅需要合约价值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的保证金,一旦行情有利,可以赚取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一旦行情不利,损失的也仅仅是这点保证金。
殊不知,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一旦资金管理不当或者行情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者持有股指期货头寸不仅会把保证金亏光,甚至还会倒欠期货公司的钱。这个风险是股市投资所没有的。
因此,不能混淆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和买卖其他商品或签订一般合同时预先交付的定金这两个概念,错误地认为投资股指期货的最大损失仅以保证金为限。
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三)
很多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同时也是股票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的参与者。那么,投资者持有股票账户、商品期货账户能否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呢?
答案是否定的。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和商品期货交易具有明显不同的交易特征和规则。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要凭借真实资料到具备合法代理股指期货交易资格的期货公司申请开立股指期货交易账户,签署期货经纪合同,获得股指期货交易编码后才能进行股指期货交易。
因此,投资者不能凭借所持有的股票账户或商品期货账户直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四)
在股指期货市场,如果市场行情与投资者持仓反方向运行,造成投资者持仓亏损,投资者不能奢望像买卖股票一样“捂着”等待“解套”。
因为股指期货交易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称逐日盯市制度,即当日交易结束后,每一个投资者的盈亏、交易手续费、交易保证金等都要进行结算。当日结算后,投资者保证金余额低于规定水平时,将被通知要求及时追加保证金,否则将面临被强行平仓、乃至爆仓的巨大风险。假如这样,您不但“捂不住”,更谈不上有一天能“解套”了。
另外,股指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都有到期日,到期后该合约将进行现金交割,投资者不能无限期持有。对此,投资者要特别注意,交易股指期货不能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太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决定是提前平掉仓位,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
因此,投资者要合理配置和管理好自己的资金,发现自己的持仓方向与市场背道而驰时,要果断止损,不能期望像持有股票一样长期“捂着”等待“解套”。
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五)
殊不知,若投资者在市场上能开多少仓就开多少仓,不留余地,那么当行情反向变动,导致可用资金出现负数时,保证金杠杆效应同样使得亏损也放大了。特别在行情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可能在盘中就会出现很大的亏损,造成保证金不足,而被要求追加保证金或被强行平仓;另外,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如果当日结算后,投资者可用资金是负数,且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那么在第二天上午将会被部分强行平仓或者全部强行平仓,影响到第二天的持仓盈利情况,甚至可能使投资者无法继续开新仓参与交易。
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坚持风险控制为先,不宜盲目乐观,要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做到合理控制仓位。一般来说,股指期货投资忌满仓操作,应做到游刃有余。
前一篇:股指期货的认识误区(中篇)
后一篇:方达点睛(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