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二如:编辑要有市场意识

(2006-11-20 10:27:09)

1112立品员工培训会

 

主讲人:潘二如(新经典文化公司副总编辑)

时间:200611121400—1700

地点:北京新华立品图书有限公司

 

1112下午,公司请新经典文化公司副总编辑潘二如先生来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潘二如先生以在席殊书屋、卓越网和时代新经典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一些具体案例,畅谈了当前如何做好编辑工作与营销工作。

 

http://www.tobebooks.com/product/manage/ewe/UploadFile/20061115181737853.jpg            

                                潘二如先生谈民营书业

 

 编辑工作要与营销相结合

潘二如先生通过卓越网卖《大话西游》VCD起家的案例(对整个行业和电子商务的影响),谈到如何做好营销策划工作,如何引起大众关注,提出用户是商业里最重要的环节,有了用户别的就比较好操作。

    国有出版社有多年积累的优势,但有些编辑其实对书比较茫然,有时对如何推销书也不是太清楚。相对来说,一些民营公司的编辑或主管反而对书有发言权。目前编辑对书好在哪儿,怎样来卖,卖点在哪儿,可能比较迷茫。这一点是编辑的核心。前期如何规划选题,如何来做,对一般编辑来说也是比较迷茫的。编辑对文字敏感,但对数字,对市场可能比较隔。现在的编辑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分辨好书,做好选题规划,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二是怎样把好书做出来,这是文案工作;三是如何把书卖出去。文案工作是编辑份内的事,有时候选题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做到位,把市场做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用心研究。 

卓越网喜欢一个产品来带动整个产品的销售。找到这个产品的卖点,刺激销售。然后以一个重点产品来带动整个的销售。编辑与发行人员要互相协作,编辑要来琢磨发行如何发合适,要有市场意识。编辑对图书的库存也要有了解,还要考虑到书在卖场在书店是什么样子。没有这些考虑的话,也不算是一个称职的编辑。 

编辑与发行人员对自己的合作者也要研究,所谓知己知彼,同时要明白合作者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把促销做到最好,把销售业绩最大化。编辑做的不够好时,有体制的原因,还有一个鉴赏力品味兴趣等的问题,这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 

编辑要学会改标题

“……它要与书相关,又要与众不同,打动受众,是非常见功力,有技巧的。

编辑把专题或页面做到一定程度,就来改标题。假如标题不能吸引人,专题就会是失败的。还有就是要会写书的内容简介,这不是简单的功课。一个好的编辑要能跑得动,关注外界的出版动向,借鉴外界经验;二是能用最快的速度把书的卖点写下来,这200字的内容简介特别考验编辑的真功夫。一个编辑能把内容简介写好,就是成功一半了。给媒体的推介文字,标题、按语、版式都很有讲究。既要符合阅读的语言,有书卷气,很时髦,又要有想象力。标题很可能就是个广告词,决定一本书的市场,它要与书相关,又要与众不同,打动受众,是非常见功力,有技巧的。 

要有自己的编辑思想

编辑是一种实践的工作,是潜移默化的。潘二如先生谈到自己受大卫·奥格威的影响,作为广告人,作为编辑人,奥格威特别有激情。比如奥格威说当你的文案不知如何写时,看看对手如何做的。还有编辑应该有幽默感,编辑应该跟得上时代,应该懂得字体等等。

出版人在推出作者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张爱玲,假如没有皇冠出版社的经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红。没有好的出版人经营,一个作者写的东西很好,也有可能湮没掉。总体说来,国内出版比较浮躁,要有好的心态,来好好经营一个作者,并进行长期合作。对一个文稿,好的编辑是可以影响作者的。

 

与立品员工的交流互动部分

http://www.tobebooks.com/product/manage/ewe/UploadFile/20061115181856510.jpg

 

不能简单地判断跟风是好还是不好,要看具体的跟风的本质。一是畅销书和畅销书作者的选择原则,要避免盲目跟从。职业阅读者在阅读人群中是不多的,更多的是大众阅读人群,要把职业阅读和站在大众角度的阅读结合起来。二是一时的社会思潮,从宏观把握到个案,编辑要研究这些市场,要跑书店,对别人在做什么,要知道,有感觉。慢慢摸索,形成自己的判断。 

书稿的所有指向都要达到我们所要的读者群,如果读者对内容还比较隔膜,不容易一目了然,就要看我们如何嫁接过来。一些卖点往往通过书腰来表达,书腰是一种商业味的东西。有时所谓市场化就是平庸化的过程。因为它把东西传达开来,稀释开来了。但为了传播,有时不得不如此,但市场化的度要掌握得有分寸,这也是需要学习研究的。

作为好的编辑要有好的眼界和视野,品格也要更高一些。大众化之间与高雅严肃之间也要掌握一个度。编辑不可能总是化腐朽为神奇,但编辑点石成金的例子也俯拾皆是。编辑眼中书稿的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原则,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有些是跟编辑的阅读兴趣与爱好相吻合的,有些可能不是编辑感兴趣的。但自己不感兴趣的,要站在本职工作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而不是个人喜好的立场上,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总是狭窄的。 

所有的图书公司都在经营产品,在实际操作,在打磨产品,这是基础的工作,必不可少。但是仅停留在这个面上还是不够的,还要经营作者,与作者建立长期的联系,包括不成名的时候,如何帮他来提升,成名时,如何挖掘潜力,而不致被名声所累,被糟蹋掉。这样还不够,能够真正长期来做的,还要经营理念。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出什么书,为什么从事出版工作。书只是一种形式,有了这一理念,很多作者会团结在出版企业周围,会被许多作者引为同道。做有品质的书,把我们立品的品牌做好,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潘二如先生站在民营书业的角度谈民营书业发展的现状和以往,站在市场的角度看编辑工作,渠道建设。认为出版行业职业训练比较弱,因为整个市场化的倾向,原来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缺乏,民营企业可能更欠缺,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如何做好编辑工作与营销工作,把立品做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