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式的重要性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每个动作
相信有瑜伽经验的人一定对自己有个认识:自己某个部份强,但某些方面会比较弱。但这不表示我们没法做瑜伽。
我最常听到一些不能做瑜伽的“借口”─“我的骨头太硬,所以没法做瑜伽。”其实,这个说法很不精确。首先,每个人的骨头都是硬的啊,柔软的是我们的肌肉,以及韧带组织。因此要练习这些太过僵硬的部位,能灵活一些。
还有,很少人会全身的肌肉及关节都非常僵硬的。有的人是背脊很僵化;有人是髋关节能打开的角度不大;有的人是肩颈非常紧……但是,这些部位只占我们身体的顶多1/3吧,其它的部份都还算OK的吧?因此不能用“自己骨头很硬”这样的笼统的理由来形容啊~
对于这些某些部位太僵硬,或者曾受过伤影响运动者,最好的方法是先以替代式开始,等到柔软度或肌力提升时,才做一般动作。
老师必修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带动作时,提供几个替代动作给初学者、一般动作做不到者。有的老师会先做标准式,再做简单的替代式给学生参考。有的老师可能会再做一个进阶的变化式,来满足从入门到进阶不同层度的学员的需求。
如果您遇到的老师,只会教标准式,而您有些动作实在做不来,请不要客气,可以直接要求老师提供一些比较简单的替代式来帮忙。若是比照大家硬着做,小心容易受伤喔~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膝关节非常不好,因此跪姿的动作几乎都没法做。可是某天上课时,老师心血来潮,教的动作有1/3都是跪在地上做的。她没法跟大家练习,只能在旁边干瞪眼,觉得自己比别人少做很多,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她不能做跪姿的动作,可是几乎所有跪姿的动作都可以用站姿来取代。但是老师没注意到她的状况,她自己也不知可以用站姿取代,只能在一边凉。
替代式是个过渡阶段
替代式顾名思义,只是暂时取代一般动作的姿势。对于能够做到一般动作的人来说,自然可以不用做较简单式的替代式。但对于身体状况比较差,或是还没有办法做一般式的人来说,简单的替代式是个好入门的方法。
因为瑜伽的同一个动作,可以由简单到难变化出非常多不同的动作。比如:站着前弯式,一般情形是弯下时背与脚都打直,头靠近小腿。但初学者几乎都做不到,因此有一些替代动作可以帮忙。比如:上半身与腿都拉直,上半身倒下与地板平行,再度拉长背肌与腿肌并收腹。这个动作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达成,也能同时延展背肌与后腿肌,紧实腹肌。
下次,当您某些动作还做不到时,先别怨自己,可以从老师那边,或书上数据,找出目前适合您的动作。在正确的、不断的练习下,有一天可以达到做一般式的地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