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骆抗先工作室
骆抗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539
  • 关注人气:19,7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二十八:非活动性携带反复活动怎么办?

(2015-10-04 17:24:28)
标签:

非活动性携带

慢性无症状乙肝携带

复发

活动性

分类: 案例分析

有两种“小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慢性无症状携带和慢性非活动性携带,性质很不相同。前者稳定,只要一般检查,75%会自动痊愈;后者较不稳定,病情可能反复活动。介绍一位较少见的多次复发患者,希望引起近似病友格外的关注。

石东2014先生跟帖摘要2015-09-23

43岁。93年参军体检表面抗原阳性,94年“大三阳”肝炎,ALT 180 U/L95ALT 900 U/L多,下半年降至正常,转为“小三阳”,PCR-HBV DNA阴性(博主注:未说明曾经治疗,可能由于转氨酶极高的强烈免疫反应自发好转,成为慢性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96年“两对半”转为一、五阳。以后每年检查,2012年有一次肝功正常而HBVDNA阳性(博主注:携带状态并不很稳定),其余年份肝功和HBV DNA均正常。2010年再次发病,ALT 500 U/L多,HBV DNA五次方,B超显示脾脏轻度肿大(第二次“小三阳”肝炎),用佩乐能治疗3个月后,肝功转正常,HBV DNA转阴,继续用佩乐能治疗至一年半(20116)停药,以后每年检查肝功、HBV DNAB超,连续三年均正常(慢性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20153ALT 300 U/L多,HBV DNA五次方,B超基本正常(第三次“小三阳”肝炎),用派罗欣治疗已经3个月,肝功降至正常,HBV DNA转阴,现在继续用派罗欣治疗中。舅舅因肝癌去世,父母都有食管癌。

请问:干扰素对我有效吗?我应该继续用派罗欣治疗吗?

(博主仅按跟帖做文字修改,未见原始资料,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请网友看完案例分析后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案例分析

慢性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有什么特点?

“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或强烈免疫反应,肝功正常,病毒和E抗原转阴后转为慢性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

这种携带状态不是很稳定,如果原来是大三阳肝炎经干扰素治疗转为非活动性携带,在100位非活动性携带者之中1年内大约有15%会复发,以后复发的就很少了。

大三阳肝炎经核苷类药治疗,需要几年后E抗原才能转阴而成为非活动性携带,但仍需延长治疗,过早停药大都要复发。

如果原来是小三阳肝炎,是变异病毒。经干扰素治疗转为非活动性携带,以后仍有不少会复发,最终能稳定携带的较少。经核苷类药治疗转为非活动性携带,仍不能停药,很长时间内仍需要继续药物维持治疗。

想知详情请看博文《乙肝贴士29:两种小三阳携带,性质很不相同》

“小三阳”转成的慢性非活动性携带为什么较多复发?

慢性无症状携带和慢性非活动性携带的根本区别:

无症状携带者在几十年漫长的携带过程中,随着免疫力的逐渐增长,病毒水平逐渐降低,转为“小三阳”时只有微量血清病毒、或持续转阴,免疫力能强度控制肝细胞内的病毒复制而结束携带(高水平的痊愈)

非活动性携带者绝大多数经过抗病毒治疗而进入非活动期,干扰素增强了免疫力、但未必很充分,核苷类药主要靠强度药效清除了复制病毒,基本没有增强免疫力,对肝细胞内病毒也无直接作用。病毒转阴先于“大三阳”转“小三阳”,但肝细胞内病毒降低有限;如果治疗前就是“小三阳”,肝内潜在的变异病毒最大的本事就是逃避免疫清除,反复活动(复发)当然是其特性。少数患者经长期一线核苷类药治疗,可以表面抗原/抗体转换而结束携带(低水平的痊愈)缺少充分的免疫力,停药后仍可有抗原逆转、甚至肝炎复发。

怎样选择“小三阳”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如果只是一般的肝炎,长期用一线核苷类药(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只是在药物控制下使病情失去活动性。

如果已有明显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患者,长效干扰素治疗(派罗欣每周135μg72)如有持续效果,对防癌是最好的,问题是小三阳患者的复发率很高,难有持续效果。如果超敏检查表面抗原定量只有几百单位,有望表面抗原/抗体转换,可以一试。不然,长期服用替诺福韦,因其很高的药效,对肝纤维化的逆转效果可靠,使得肿瘤的发生率极大幅度降低,也是一种选择。近亲有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