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三十八 我为大肝癌患者悲伤
(2015-07-20 04:39:55)
标签:
小肝癌根治抗病毒治疗大肝癌肝癌 |
分类: 评论 |
当前少数大肝癌多来自检查不便的偏远地区,来我门诊的大都是可以根治的小肝癌。发生大肝癌的绝大多数是漫不经心的、自以为是“小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而,大肝癌的发展是可以防止的。
前天一个上午接诊了两位晚期肝癌的患者,26岁和48岁的男性。他们早就知道自己有“小三阳”乙肝感染,但此前几乎没有做过乙肝的相关检查。年轻的一位还较常喝啤酒,他由父母姐姐陪来。两人癌体分别6、7cm,已有肝内门静脉内癌细胞栓塞和肝内多个转移癌。尽一切可能治疗,也只能稍延生命。面对英年惨剧,我一天心情沉重,清晨未明,灯下匆匆写下此文。
从“小肝癌”到“大肝癌”
小于2公分的叫“小肝癌”,恶性程度较低(称为高分化),只在肝脏的原来部位,癌细胞还没有向周围散布、更没有向别处转移。只要把小肝癌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一种介入治疗)破坏掉,绝大多数可以根治。很少数患者会在肝脏的另一部位再次发生,可以再次做相同治疗。
肝癌逐渐增大,恶性程度大都也会逐渐增高,恶性程度很高的称为低分化。肝癌是成倍增大的,小肝癌恶性程度低,从直径0.5公分长到1公分需4~6个月、甚至更久,较大的肝癌恶性程度高,从直径0.5公分增长1倍只需3~5个月、甚至更短。
超过2公分的肝癌少数已进入周围门静脉小支,可向附近转移,这一趋势随癌体增大(恶性也加强)而加速。许多患者到巨块型肝癌才有症状而被发现。此时癌细胞可在门静脉中成团形成癌栓。门静脉是进入肝脏的血管,一般转移在肝内,但后期癌细胞也可侵犯出肝的肝静脉,最多向肺脏或骨骼转移。
还没有向肝外转移的大肝癌,可以做介入姑息治疗。
肝癌可以预防吗?
真正意义的预防是小儿时期的乙肝疫苗注射,防止了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从而防止了肝癌发生的基础−−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台湾乙肝疫苗在小儿普种后,小儿肝癌的年发生率由0.52/10万小儿降低至0.13/10万小儿,最早以流行病学的确切数据,证明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肝癌。这样彻底的防止,称为一级预防。
80%发生在代偿性肝硬化、20%发生在中度以上纤维化的肝炎,当前只要规范的抗病毒,肝炎和代偿性肝硬化治疗都会有效。抗病毒治疗极大幅度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是肝癌现实的二级预防。中医药和降酶药能部分缓和肝细胞炎症,并不能清除病毒,也难以遏制病变潜在发展。
我经治的干扰素有效患者中没有发生过肝癌(但个人经验有局限性)。过去只有中低档核苷类药年代,我门诊每年约看300位肝硬化患者,其中约有10位发生小肝癌,超过10年我已知的只有个位数的人再发(不是原位复发)。近3年普遍换用一线核苷类药,许多肝硬化患者选择替诺福韦,3年中只有3位发生小肝癌。
怎样尽早检出小肝癌?
肝癌只发生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中,必须从众多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检出慢性肝炎;从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检出可疑的肝癌,进一步用CT或磁共振确定诊断。
B超发现小结节、血清甲胎蛋白增高是肝癌的可疑线索,但B超可以漏检、约有1/4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正常,赛间的方法必须两者并用。
根据小肝癌生长速率,由不能检出至能检出的时间,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当前一般定期每6个月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
有发生肝癌可能性的包括“小三阳”肝炎、>40岁男性、活动性肝硬化、酗酒、近亲患恶性肿瘤(尤其患肝癌)。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尤其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