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三十一 B超和肝纤维化扫描(检查常规解说之一)

(2015-02-28 18:02:59)
标签:

健康

分类: 评论

B超的检查结果有多少是正确的?

B超已经非常普及,因其简单易行,价格不贵,而且对身体没有丝毫损伤。有些肝病患者主动经常检查,甚至有人每个月检查一次。请你把那一叠B超报告单再翻一遍:你一共花了多少钱、你得到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国内B超检查做的很多,检查者积累了很多经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当前似乎检查过滥,B超检查的主观性是仪器的固有缺点,在所难免,因而描述必须简明确当,诊断尤须严谨,轻易判断肝结节或肝硬化,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浪费。描述少用电脑套话,用爱心正确斟酌,也给临床医生一些思考的空间。

每一种检查都有其诊断的专长和限制,超声波只是通过对物体的不同界面有相应的反射,上腹部B超对肝脏和脾脏能反映大体的形态轮廓,其特长是发现一些占位性病变(即占了位置的病灶),对检出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大都是正确的;对胆囊息肉、胆囊或胆管结石,初步诊断也可以成立。

B筛查占位性病变主要为了筛查小肝癌,如有发现,再做CT或磁共振来确诊。当前肝癌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根除,主要应该归功于B超和甲胎蛋白的定期筛查

B超对肝脏的弥漫性实质病变,不可能做出准确的描述,如超重者多有脂肪肝,B超并不能全都检出。对肝炎病情(验证和纤维化)的诊断意义很有限,一般“大三阳”肝炎患者只需检查一次对肝脾有大体了解、排除意外的病变,其实,其余的检查大都是“花钱买烦恼”。对轻度代偿性肝硬化的检出率很低,误诊率却不低,想发现肝硬化需要轻度须另外的检查

怎样避免肝纤维化扫描的误判?

过去检查“血纤”四项来判断肝纤维化,但并不准确,有两个缺点:(1)“血纤”可以反映体内任何组织的纤维化,如一位重瘾烟民、或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血纤”增高可能由于肺纤维化引起。(2)肝炎症很活跃时,肝细胞损伤使血清转氨酶升高,也损伤细胞周围充填的纤维,使纤维降解。因此,在血清转氨酶升高时,“血纤”的检查结果并不反映肝纤维化(即纤维形成),而是反映肝内纤维溶解。完全静止的肝硬化患者,即使肝穿刺已经有浓厚密集的胶原纤维束,也不一定有“血纤”增高,因为肝纤维已经很稳定坚固了,没有新的形成和旧的破坏,就不会有这些成分释放到血液中来。

近年用一种叫做肝纤维化扫描的超声检查,B超更简单容易做,数字量化,不掺杂检查者的主观性,对较明显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比较准确,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每年检查1次,可以定量判断纤维化减轻。

然而,肝纤维化扫描只是一种硬度仪,对较轻的纤维化不够灵敏,正常弹性值<6.0 kPa,只高出1-2 kPa并不能判定有无纤维化,工厂商制定的报告单把kPa值与纤维化积分对照,其低端弹性值不可信,到>7.5 kPa大都有纤维化,但也难与肝穿刺的纤维化积分对照,肝纤维化扫描并不能替代肝穿刺。

当前在血清转氨酶增高时也做此种检查,这是很普遍的误用。肝脏有明显炎症时会肿胀,被肝包膜紧紧束缚而发实变硬,而误以为肝硬化,为害不浅。抗病毒治疗后血清转氨酶降低较快,肝脏炎症完全消退会滞后几个月,最好在转氨酶正常3-6个月后做这一检查。

同样的道理脂肪肝也肿胀发实,不是肝纤维化扫描的适应症。

此外,此种检查还受一些限制,如太胖的、肋骨间隙太窄的患者就做不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