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贴士40:乙肝免疫球蛋白能代替乙肝疫苗吗?
(2013-10-07 16:55:57)
标签:
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免疫健康 |
【BABY我爱你们123先生跟帖】2013-09-17
本人乙肝“大三阳”,
2013年9月:表面抗原3120COL,表面表面抗体232
IU/L,E抗原1093
COL,
1.我孩子现在的情况是好还是坏?
2.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3.他自愈的可能性大吗?
4.他之所以染上乙肝是因为拿球蛋白代,没打疫苗的原因吗?
【博主回复】2013-09-23
1. 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开始发病了。
2. 确诊后尽快抗病毒治疗。
3. 极少可能“自愈”,却有病变发展的很大可能。
4.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乙肝免疫的献血员血浆提取制备的,新生儿注射1针,可以防止乙肝病毒感染3个月。乙肝疫苗是人工制备的表面抗原,能激发小儿免疫细胞产生表面抗体,按0-1-6个月注射3针,如果检查出有较高水平的表面抗体,就长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了。
【问题解释】
乙肝疫苗是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制备的,会引起乙肝感染吗?
‘BABY我爱你们123’先生没有给新生儿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不知她是否有这样的误解。
当前的乙肝疫苗都是用基因技术制作的,提取表面抗原中的主要成分,与某种质粒组接,接种到酵母或别的细胞,这种细胞就会产生表面抗原的主要成分,添加氢氧化铝会加强免疫作用。乙肝疫苗其实就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成分,但是这样制作的疫苗,离开原来的乙肝病毒已经十分遥远,有很强的免疫作用却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怎样注射才是规范的?
经过不同剂量、不同注射间隔的动物和人体实验,获得的数据表明:小儿的剂量是每针10微克、成人20微克,“大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最好也用20微克。
注射的时间间隔与产生表面抗体的强度相关,最佳方案是出生当日(0)、1个月龄(1)和6个月龄(6);如果是成人,注射第一针那天是0,间隔1个月和6 个月后各注射1针,这就是常规注射的0-1-6方案。质量好的乙肝疫苗每注射1针,增加表面抗体30%,完成3针注射,达到90%;开始产生的抗体不够成熟,此后每注射1针,成熟度会提高30%。所以必须按时完成0-1-6方案,才有最强的抗体反应。
如果有某种特定需要,可以在第2个月增加1针,这就是0-1-2-6方案;也可以在12个月增加1针,这是0-1-6-12方案。这些方案是经过研究确定的,不能搞乱。乙肝疫苗已经在小儿中免费普遍注射,政府有规定,只能按规定办。
怎样检查乙肝疫苗注射后的免疫效果?
完成3针注射2周后表面抗体才逐渐升高。一般须在4周后检测才达到抗体的峰值。
“两对半”中的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和E抗原,都是水溶性的蛋白,可以溶解在血液中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出生后在婴儿血液中能存在6个月。
有表面抗体母亲的婴儿,在6个月内检出的表面抗体,可能是母亲输送的、1年时查出的抗体才是注射疫苗产生的。
“大三阳”母亲的婴儿在6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检出核心抗体和E抗原,也是母亲给的,并不是传染了乙肝病毒。最好在1岁时检查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出表面抗体说明疫苗免疫成功;没有检出表面抗体说明疫苗免疫失败,应该加强疫苗注射;检出表面抗原才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
“小三阳”携带的母亲,如果1岁内的婴儿检出了E抗体或核心抗体,不要担心,这是孕期内输送的。
所以,所有注射过疫苗的婴儿,最好在1岁后检察“两对半”,这时抽血容易,也不会与母亲输送的混淆。
表面抗体滴度超过10mIU/ml为疫苗注射成功,超过100 mIU/ml免疫较强;超过1000 mIU/ml免疫超强。
表面抗体消失了需要加强注射吗?
表面抗体只能在血液中存在2-4年,如果检查太迟,就分不清是疫苗无效、还是出现抗体后又消失了。
抗体消失是因为免疫细胞没有再接触到乙肝病毒,不需要产生抗体而节省了;但已经保存了免疫记忆,一旦再接触病毒,1-2周内表面抗体就会飙升,所以不需要加强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功用与乙肝疫苗有什么不同?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用乙肝疫苗注射献血员免疫后采血,经低温乙醇分离提取,是对乙肝病毒特异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注射后血液表面抗体水平迅速升高,只要剂量充分,立马有保护功能。它的功能一是直接中和病毒;二是阻断病毒进入肝细胞。这种直接注射抗体获得的叫做被动免疫,这种外来的抗体会逐渐消耗和分解,保护作用是短暂的,1针200单位只能维持血液有效水平3个月。
注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能够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表面抗体。像这种注射抗原,诱导人体产生抗体获得的叫做主动免疫,免疫细胞能自主产生抗体,需要时产生,不需要时休息,所以预防保护作用是长期的。
乙肝免疫球蛋白怎样应用?
对于乙肝母亲,尤其是“大三阳”,新生儿除注射乙肝疫苗之外,还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是因为疫苗要到2针后才能产生不很充分的抗体,6个月后抗体才充分。在还没有保护作用的空挡需要乙肝免疫球蛋白来补足,就是说,产生主动免疫需要时间,被动免疫能立马有效。
‘BABY我爱你们123’先生的孩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代替乙肝疫苗也是按0-1-6方案打了3针,3针维持不了1年,所以小孩在第二年就从爸爸那里感染了乙肝病毒,开始只有表面抗原阳性,到第三年E抗原也转阳、到第四年就发生肝炎了。
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按3次常规方案,第1次与HBIG同时注射。“大三阳”母亲的新生儿经主动-被动免疫后只有5.7%感染乙肝病毒,联合预防方案的保护效率>90%,高于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用。
充分免疫方案后还有很少数发生乙肝病毒感染,主要在妊娠末期由子宫内传播,如何预防另有专文介绍,请自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