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评论 七:核苷类药何时能停药?
(2012-05-05 19:07:24)
标签:
核苷类药停药长治久安健康 |
分类: 评论 |
核苷类药抗病毒是个无底洞,我们病友大多数不富裕,长期抗扛不住啊。您能不能写篇关于如何停药的博文来指导下我们?
【博主回复】
我当时只是很简单的回复你,因为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最近接连有几位网友提问;门诊经常有不当停药而复发的患者;病房也有因停药而入院抢救的重症。虽然获得较确定的答案可能尚需相当长的时期,但在现实中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因而把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回复你;也提供给正在服用核苷类药的网友参考。
【海参先生的跟帖】2012-04-21
61岁。06年经体检发现转氨酶高,确诊为慢性小三阳肝炎。由于病毒超过10的五次方,开始服用阿德福韦。不到一个月,病毒转阴,转氨酶恢复到正常值。08年,自主停药9个月,转氨酶又增高,病毒重新变为阳性,大于10的五次方。重新服用贺维力后,病毒再次转阴,转氨酶也恢复正常。病情一直稳定至今,已服用阿德福韦近6年,是否还有必要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
【博主回复】2012-04-27
停药前的阿德福韦付于流水,现在要从08年底从新治疗开始,抗病毒只有两年多;耐药要从06年算起(扣除停药9个月)近四年,第三年耐药率3%,以后将呈指数增高。立即加用拉米夫定。
【坚持到底先生跟帖】2012-03-24
我今年37岁,乙肝小三阳肝炎,看了您的博客,决定用恩替治疗,但不知道
【博主回复】2012-03-29
1. 刚决定用恩替卡韦治疗,就问何时能停药,用核苷类药不能心急。
2. 心急停药,必定复发,其中10%有病情急性加剧的风险,可能是灾难性的。
【拥抱彩虹女士跟帖】2012-04-07
我今年36岁,女性,8岁得乙肝,大三阳,23岁开始抗病毒治疗。先用干扰素,但得了甲亢,后用拉米夫定9个月,大三变小三就停药, 3个月后病毒反弹。改用博路定1片,4个月后病毒转阴。服药3年半,于2009年停药,当时是肝功正常、小三阳、病毒阴性。
我于2012年1月生下一子,2012年3月检查发现病毒升至2000,两周后又复查了病毒为890(正常小于500)。两次肝功均正常,医生说我为小三阳肝炎。建议我继续服用博路定。两次都停药反弹,我应该终生服药吗?
【博主回复】2012-04-13
你人生之路才走了三分之一多一点,如果是终生服药,可能还要服药半个世纪。很抱歉,我用核苷类药还只有13年的经验,不知道14年以后的事情,何况半个世纪?
【马川先生的跟帖】2012-04-07
我原来是大三阳,经抗病毒治疗,很快转为小二阳,肝功能、DNA等已正常六年,现采取维持治疗,服用贺维力10个月(之前是贺普丁)。请问像我这种情况,除常规定期检查外,还需进一步做什么检查,才知道是否达到停药条件?
【博主回复】2012-04-13
你服药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但停药必须有把握才能停,停的过早要会前功尽弃。能否停药,必须先做检查。我有少数患者停药,还在继续观察中。我告诉你的意思是以后肯定能够停药的,绝非终生服药。
当前对停药的实际情况怎样?
我在上面引用了五位患者有关停药的跟帖,说明众多患者曾有过停药的教训。
核苷类药并无停药标准,国外过去的《乙肝指南》对疗程规定为“大三阳”肝炎治疗3、4年转为“小三阳”后,延长1年停药,但紧接一句:“复发再服药”。可能大多数是要复发的。最近国内外的《乙肝指南》都没有停药的文字。从许多文献看来,对“小三阳”肝炎、特别是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停药,国内外都越来越谨慎。
其实,肝病专科医生没有主动建议患者停药的,当前大多数是患者自行停药、或糊涂医生建议停药。可能有很少数停药不复发,因不再来医院而无停药成功记录;复发的才来医院,于是形成“需要终生服药”的概念,用第一个核苷类药拉米夫定才有12年,上面跟帖的网友大概都是中青年,现在怎么知道几十年后的事呢?
为什么病毒早就转阴了还会复发?
“大三阳”肝炎的患者如HBeAg还没有消失就停药,很快就会复发;HBeAg消失不久停药、或HBeAg消失而抗HBe还没有转换,绝大多数过些时间将会复发;抗HBe转换后1年停药,1-3年内大多数也将会复发;抗HBe转换后延长时间,服药的时间越长,治疗的结果会越稳定。
干扰素治疗达到疗效三终点后,只有少数患者复发;为什么核苷类药治疗,即使达到三终点多年还会复发呢?因为核苷类药没有增强免疫作用,所以停药后的效果很不稳定。
核苷类药直接清除复制病毒,血清中的HBV DNA很快降低到检不出的水平,从而使肝内炎症息灭,肝功正常,病情恢复。但对肝细胞内的复制模板cccDNA并无作用,也不能直接影响病毒抗原。只是因为病毒复制水平很低,肝细胞内的cccDNA补充减少,才能影响病毒抗原合成,治疗的3-5年后,E抗原才能转换;而慢性感染的病毒S基因都与患者肝细胞的遗传基因有整合,残留表面抗原(“小三阳”)很难清除。经过漫长的年月,肝内病毒逐渐消耗,“小三阳”才能转阴。我用核苷类药12年,只有14人清除了“小三阳”。
“大三阳”肝炎的患者抗HBe转换后病情比较稳定,继续治疗的时间越长,cccDNA自然衰减越多,有较多停药的可能性。
“小三阳”肝炎患者感染的是变异病毒株,能逃脱抗病毒药物的抑制效应,需要更长的服药时间。而且,“小三阳”肝炎没有HBeAg转换,可能的停药时间很难估计。
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只是复发,重新用药也就行了,但又要重新算起,过去消耗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都前功尽弃。
还有什么风险呢?少数患者停药后,病毒反弹到峰值时病变迅速加剧,肝组织炎症坏死更加活跃和广泛,病情可能比治疗前更严重。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因肝脏贮备功能有限,一旦病变急性活动,可能发生肝衰竭,需要住院抢救,也有发生灾难性后果的。
选择核苷类药治疗前的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能快速清除复制病毒,但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却很少降低,这就决定了治疗的高度有效,但只能维持治疗,才能维持疗效,只有长治才能久安。在选择核苷类药抗病毒时必须有长治久安的思想准备。
长期治疗可能发生耐药,但一线药物的应用和治疗经验的累积,对耐药已不难防止。
过去曾经顾虑其影响生育,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已经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广泛应用,已经充分证明对胎儿安全。
除了疗程很长,需要维持治疗才能维持疗效,对核苷类药的其他顾虑正在逐渐淡化。
老年人只要没有不良反应,能够接受长期服药。年轻人对长期服药有心理忌讳。
当前的问题是在初用核苷类药时,医生未能充分说明需要长期服药,而且难以换用干扰素;患者自己也没有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以致过早停药、或中途后悔。
所有患者都需要终生服药吗?
核苷类药开始临床应用时以为与干扰素一样,达到疗效三终点就可以停药;普遍反弹使国内外的《乙肝指南》一致推荐“大三阳”转“小三阳”后一年停药;绝大多数仍然复发,于是‘停药’二字已从当前的《乙肝指南》中消失,“核苷类药需要终生服药”已经相当流行,国内外的医学界也在迷茫中。
从第一个核苷类药拉米夫定临床应用到今天只有12年多一点点,现在许多服药的患者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谁能预知几十年后的事?你早年就知道人能到月球上去吗?
现在能“勇敢”停药的都是对核苷类药了解甚少的医生和患者,也确有人侥幸停药成功的,但盲目停药是有风险的。
“大三阳”患者要转换为“小三阳”后,至少要再继续治疗2-3年;“小三阳”容易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应更长;肝硬化患者顾虑停药反弹的灾难性后果要更加小心。这些并不是停药的标准,当前并不存在停药的标准。
满足上述服药时间后还需要经过医生分析,并做精确的检查才能停药,然后在医生的密切观察下,需要多次定期复查,即使暂时不成功也很少会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