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书笔记2

(2013-11-26 14:07:28)
标签:

教育

分类: 枕风读书

 

从相互倾听的关系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

 

课堂的重建

在我参访的学校里,令几乎所有教师着迷的教学是在娴雅的关系之中相互倾听彼此心声,每一个人的细腻思考得到细致的交流的教学。能够紧扣当今教师心弦的教学绝不同于以往那种受到喝彩的、热热闹闹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而是借助纤细的交响展开的、静悄悄的、返璞归真的教学。

 我所常见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了,比如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也分工,也有汇报展示,总之很是热闹,但是这种热闹不一定等于“交响”。

热闹的典型场景,我想到了课堂上的各种分小组的比拼,或者男女生比拼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惯用的教学方法。

干国祥: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是浅薄的,学生的小手如林是肤浅的,教育与教学的真谛,将没有在课堂上被师生把握,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实现教学创造的前提,倘若要举述一点要求的话,那就是对儿童的诚实。离开了教师的坦诚,儿童就很难学会学习中的诚实。

面对一个崩溃了的班级,为了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为了构筑相互倾听关系,涩谷老师在教学中留意以下几点:

1、更加重视那些“奇趣”的发言,而不是“好”的发言。其关键是教师自然而然地做出“真有趣”、“好极了”等应对表达。

2、教师要一边琢磨教学的展开对儿童而言是否自然天成,一边推进教学的进程。

3、当教师倾听儿童发言的时候,应当着眼于:这个发言同该儿童的内在品性有什么关联?这个发言是由谁的哪一句发言触发的?这个发言同已知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关联?

反刍:学习是同客观世界、他人、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对话。

4、在儿童们凭借自身的力量把这样那样的发言连贯起来理解之前,教师需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5、与其提高全体儿童的理解水准,不如首先形成这样一种规范——每一个人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接纳他人的主张,并且致力于生成自己的理解方式。

6、对明显学习困难的五名学生在午休和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

补充:相互倾听关系的培养还需要环境的支持,例如课桌椅摆放成U字型有助于交流,讲台前面摆放一张教师坐的椅子。

8个月后,随着相互倾听关系扎扎实实地形成,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了。但是并未展开多样见解相互切磋的交响,这是构筑合作探究关系必须经历的阶段,涩谷老师的串联应对策略是把每一个人的发言同下一步的展开串联起来,但并没有与其他儿童的见解串联起来,没有与这个儿童先前的思考串联起来,教学的进展是线性的,并没有形成合作探究活动的广度与高潮。

要想使儿童的沟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教师要做的不应是诱导发言,而是要反刍。在这节课上,“我不懂”、“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的发言此起彼落,儿童自身起到了反刍的作用。

 

教师们往往追求风风火火的课堂,但儿童们并不追求这种表面活跃的教学。他们所要求的是安静沉着、能够拓展自己可能性的课堂。——佐藤学

 

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往往把边缘化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来对待。从这种边缘化的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落差中可以洞察到合作学习的可能性。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有深切体验和共鸣,首要的是教师要有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期待与意志。

仅仅“哪里不懂”的询问是愚不可及的,小林老师这样处理:好好听一听。谁能代替凌子给健治同学解释一下?

 传统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是不太可能以边缘化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的,这是一个显著的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