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1号”作品的最新评论 |
陈立伟:
陈玉福("1号"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至少我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案头如果有三个、四个素材,我会这么想,我觉得那个我最满意,我写起来很顺手,我可能会选择最顺手的那一个。就像我现在手头有四部长篇的素材,我选来选去就选了个《1号项目》,为啥呢?我觉得《1号项目》我能写好。同时,在这部作品里,我会把我们甘肃的现代化气息写出来!写其它的,我可能会写不好。
陈立伟:
那么我们听听台下的观众朋友,也可以说我们的读者朋友,怎么看这个问题?
观众(男,出版社编辑):
畅销书我觉得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健康的向上的,像《1号专案组》这种畅销书,其时代精神特别强烈,再加上这部长篇小说读起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这是部大气磅礴的作品,所以能够感动广大读者;还有一种畅销书,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地摊上的东西,那些东西特别畅销。比如说小学生的口袋书,那个畅销可能比这个书要畅销厉害的多,所以对畅销书呢,我认为就是要把握畅销书,我们应该把握《1号专案组》这种畅销书,不能把握那种地摊上的、比较低档的畅销书。
陈立伟:
我明白您的意思,你是想告诉我《1号专案组》,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观众(女,大学生):
原来真的没有看过 陈老师的东西,但是今天买了一本,我翻了一下,我喜欢这部书,但我,我觉得,我不喜欢副标题这种风格。
陈立伟:
观众(女,大学生):
对,但是我觉得内容比较吸引我,它背后会有很多我想知道的东西。但是,虽然我对副标题这个风格不喜欢,但它的确深深地吸引我想回家把这个书马上看完。
陈立伟:
观众(女,大学生):
当然我会翻一下看,因为这个标题我觉得很吸引人,它有一种轰炸的效果。因为在书店我觉得是书海,我进去都要被淹没了,那么怎么去看?去选择我想看的书?或者选择我的兴趣点,我想我需要的首先是看到这个书的包装;第二个就是这个书的标题带给我的信息,引起我的好奇,我首先去拿起这本书。
陈立伟:
常智奇(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的确,这也是目前咱们国内存在的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但是,社会对作家的要求,它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普通大众的层面,一个是精英批评家这种专业读者的要求。那么作家最终他要征服圈子里面的人,最终是要征服精英,你这个作品能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那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说了算,那么这样的话他既要考虑市场的时候,那你可以考虑大众,那么你最后真正要占领精英的场地,那么你就要选好这个大众阅读和精英阅读的这种最佳角度,即有一种大俗当中的大雅,要反璞归真,你的艺术追求,一定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深者看着亦深、浅者看着亦浅。就是虽然很深的人在你作品当中,看的非常的深,但浅的人也看到你表述的故事性,故事的那个流程……都能找到共鸣。那么要达到这个高度,那的确必须是大家……那么,这对玉福先生来说,不存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他的作品,如《1号考查组》,我认为它除了是一部畅销书,而且是一部很好的纯文学的作品。……所以,在玉福先生看来,他最清楚畅销书的概念,所以,他不可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陈立伟:
说到这,我想问问陈老师,你现在是甘肃文学院的签约作家,对您这个签约有额定的写作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