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1号会议室>>的评论之九(4)

(2006-12-11 10:26:54)
分类: “1号”作品的最新评论

没有想到。

陈立伟:

  你自己也没想到。

陈玉福("1"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绝对没有想到。

陈立伟:

  卖这么好你也没有想到?

陈玉福("1"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没想到。出"1号系列"第一部时,当时还担心人家能不能给出,能不能出版都是个未知数。因为过去没有写过长篇,我可能18岁时写过一个长篇,那不叫长篇,那就是一大堆文字,不叫文学。但是,正儿八经写长篇小说,这是第一部。当时,就没管有没有出版社给我出版,反正我就写出来了。

陈立伟:

  我看到有关报端对您的报道,对您的评价是说,陈玉福写一本火一本,卖一本盗版一本,盗版一本又火一本 。那么、按照兰州话的说法,我就觉得您是属于一个非常有市场眼光的一位作家,我觉得,哪个能火、能畅销,我就写哪个题材,原来不是这样。

陈玉福("1"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我想出版社肯定有这个眼光,如果说有这个因素的话,《1号专案组》就有这个嫌疑。看过我书的读者可能有个小小的发现,在《1号专案组》里,列了好多目录,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化的操作,这个不是我要那样写,我要写要第几章,123456 78910弄完就行了。出版社拿去以后,在你的每一章里头,他觉得有"市场"的这么一段描写,他给你""提出来,放在这个章节后面,我看了后很好笑,我就问他: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他说:这样这个书就能畅销,我说不大可能吧。

陈立伟:

  正是有了出版商这个商业手段的操作,书才能畅销。所以才会这样。据我所知,咱们兰州大学出版社的陶社长也来了。请陶社长给我们说说这个事。

陶炳海(兰州大学出版社社长):

所谓出版啊,必须考虑市场。出版社作为一个企业,不考虑市场需求、出来的书没人看,这个出版就失去意义了,是吧。从上到下也都这么认为,包括咱们一些政治局的领导,也提出来,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也好、作为其它一个出版物也好、他首先,即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那么、原来也有人说,我这个书,不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谁买不买我就要社会效益。现在中央提出来,如果你这个书没有一定的量,没有人去买,没有人去看,你这个社会效益从哪体现出来?

陈立伟:

所以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您觉得就作家本身而言,是不是也应该具备市场目光?

陶炳海(兰州大学出版社社长):

  有些作家,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写,他当然写的时候可能不去过多的考虑市场需求。但作为出版社呢?他出版和创作是两个行当,专业分工不同,所以具备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有些可能是作家想不到这么去做。作为出版社呢?经过一定的策划一定的包装,把它推向市场,从出版社的装帧、设计到印刷,到后头的发行等等一个系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个把这个完成以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作品,推向市场跟读者来见面。

陈立伟:

  刚才我们陈老师说了,有些副标题他看完了都很好笑,这就违背了作家原始的创作初衷,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切以事实为说话依据,这些书的确买火了,成了畅销书。那您觉得作家本身应该具备市场意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