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苏作家喜欢一种古怪的描写手法,中国唯一一位作家在使用,而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7-07-20 18:14:49)
分类: 书评(小说故事)

http://p3.pstatp.com/large/2c390003fd00ea1ccdd9

最近,读了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6卷的俄罗斯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对小说中的一句描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先说一下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的作者是俄罗斯一名女性作家,生于1977年,但小说描写的年代,却是前苏联合作化运动甚嚣尘上的上世纪二十年代。而她在小说里的描写的事件,与苏联著名小说家肖洛霍夫的《新垦地》的主题与内容高度吻合。在《新垦地》里,描写了政府人员驱赶富农,发配他乡,抢劫民众财物充公,枪杀反抗者,只不过这些在小说里是作为涉及到的局部描写而存在的,而到了《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里,视角放在了富农及其亲属身上,表现他们在政府的高压之下的无可奈何的悲剧性命运。

小说里描写政府工作人员伊格纳托夫的一段描写,可以说在中国文学中是很难看到的,但却可以说是蕴含着人类的精神传导秘密。小说里这样写道:“伊格纳托夫感觉,全身突然涌上一股灼热的酥麻感,从后脑勺到脖子,然后从后脖梗顺着脊椎奔涌。”

注意,在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感觉传递的一个通道:人的感觉信号的传输,主要就是通过脊髓来完成的,因此,俄罗斯作家在描写人物的感觉时,是符合人的生物学规律的。

其实不仅仅在《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这本小说里,作者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可以说,在俄罗斯作家里,都习惯按照这样的感觉线路,展开这种描写手法。

http://p3.pstatp.com/large/2c410003fbb2f69ba0ba

比如,在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肖洛霍夫确定了人的感觉运行的路线,基本是由人的下面而上,沿着脊背而行。可以说,在作家的文学性描写里,脊椎、后背上的感觉传递几乎成为描写人物感觉体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看看《静静的顿河》里的一些描写句式:

有一阵不快的颤抖顺着脊背爬过去。

伊万珂夫觉得有一股死亡的冷气刺得脊背都疼了。

http://p9.pstatp.com/large/2c410003fbdcfb605420

而在苏联作家的描写合作化的小说《磨刀石农庄》中,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描写:“但他说过这话以后,觉得好像有几股凉气顺着他的脊背跑过。”

而在中国作家中,唯有莫言在小说里采用了这样的描写手法:

——《丰乳肥臀》:一阵难以忍受的刺痛在我脊背上发生

——《红高粱家族》:两线蛇一样的寒气从脚心直贯头顶。

——《天堂蒜苔之歌》:一阵凉气直贯脑门。

——《父亲在民夫连里》:一股寒气从脚底猛烈上升,似乎不是凉,而两股电,两百根针,沿着腿骨、骨髓往上爬行,速度极快,嗡一声到达脑袋……

——《透明的红萝卜》: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从脊椎里直冲到头顶。

http://p3.pstatp.com/large/2eb600015947b8dbf2e9

如此看来,有没有觉得有几分诡异?我们或许应该认识到,莫言从俄罗斯文学里采撷了许多宝贝,在这些宝贝的滋润之下,莫言依托他所站立的中国大地,获得了挑战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