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女与野兽》:《爱乐之城》的古典版

(2017-03-22 21:15:31)

《美女与野兽》中的女主角贝儿由《哈里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扮演。

面对银幕里长成大姑娘的赫敏,就像看到邻家的小女孩,眨眼之间换了容颜,会在惊艳之外,又有一种特别的伤感。

也许《哈里波特》保存了太多的童年的回忆,而胶片永远地留驻了一个小女孩的永远的童年,所以,当赫敏以全新的窈窕淑女的形象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涌上一种失落。

时光是一把杀猪刀,会让青春凋零,靓丽沧桑,但是,岁月还是一把魔幻笔,让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变化成通透的娇俏女,让懵懂无知的眼眸,辐射出青春的光焰。

在赫敏的身上,多了小女孩不曾有的圆润与丰满,有了小女孩用不着去思量的情感的折磨,小女孩甚至比娇俏女更强大,因为她是原生态的,用不着把自己的感情的软肋暴露出来。

所以,赫敏长大了,成为《美女与野兽》里的美女,却让人感到失落,感到她的脆弱,而这份脆弱与娇柔,是让人觉得怅惘的原因。

当赫敏在《美女与野兽》里展现她的内心的彷徨,涌动着她的渴望,并且在情感的大潮面前,作出她的最本能的选择的时候,我们感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巨大转折,看到了一个努力跟上孔武有力的男人世界的女孩的艰辛与稚拙。在影片里,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当贝儿与怪兽一直翩翩起舞的时候,她对那个陌生的象征着男人的野兽的迎合与伴舞,给人一种体力不支、左支右绌的印象。但一个女孩长大后,就必须进入这种成人世界的规矩中,我们看着赫敏从小到大,长大成人,按部就班地接受了成人的模板,而她却没有踩错一点节奏,这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险韵。赫敏走到今天的美女这一步,我们可以想象之后的成长的不容易。而这种不容易,却让我们感慨万端,甚至有一种泪流满面的心动。

本来,艾玛受邀去参演《爱乐之城》的,但她因为这部电影拒绝了前者,而她的缺席,却成全了《爱乐之城》中的艾玛·斯通,使得她摘取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都与《爱乐之城》碰撞过的女演员,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艾玛。

如果艾玛·沃特森主演《爱乐之城》,是否能大获成功?

答案无法去想象。

然而,更为称奇的是,艾玛·沃特森在她主演的《美女与野兽》里,竟然与《爱乐之城》里传扬着同样的主题,这就是一个女孩为实现梦想而去上下努力。在这一努力过程中,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男性,寻觅到了灵魂的知音。

《美女与野兽》2017年版的主题,与早年的动画片的主题,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梦想”的主题,成为全球的一个主旋律,这也许是《美女与野兽》与《爱乐之城》里竟然鸣唱着同样的主旋的原因吧。

《美女与野兽》里,贝尔不甘心在小镇里平庸的生活,对周边的一地鸡毛的庸常人生感到格格不入,因而被小镇的人们视为一个怪姑娘,她的内心里装着一个幻想的世界,所以,她沉浸在书本中,在超越世俗世界的精神空间里驰骋她的灵魂的自由。

同样,在《爱乐之城》里的米娅也不甘于平庸的专卖店营业员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希望在艺术领空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美女与野兽》里的贝尔与《爱乐之城》里的米娅都曾经站到居高临下的高坡上,俯视山脚下的芸芸众生,在这里,陈述着她们如出一辙的渴求走出平庸的当下、走向更为广阔的远方的梦想。

而真正能开启她们心房的男人,必定是一个帮她们实现梦想的男人。

在《美女与野兽》与《爱乐之城》中,两个做梦的女孩的心仪的男人,都是帮助她们实现女孩梦的男人。《爱乐之梦》中,男钢琴师不惜放弃自己的追求,去参加巡回演出,多挣一点钱,供女孩去寻梦,当机会来临时,他不惜连夜驱车去找到姑娘,让她踏上星光大道。

同样,《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之所以能讨得女孩贝儿的喜欢,也是因为他帮助贝儿实现了她的梦想。

在新版的《美女与野兽》里,野兽的最具诱惑力的蛊惑,就是他的汗牛充栋的书房,而他爽快地对贝尔声称,这全是她的,可想而知,这对女孩具有多么大的杀伤力。

实际上,《美女与野兽》在情节的编造上已经与时俱进了,根据现代人公认的爱情产生方式,即认为灵魂的相知相通才是真爱的动力与源泉,所以电影里特别增加了贝尔喜欢读书而怪兽王子又慷慨解囊赠之以书的回报方式,这才使得女孩心花怒放,情感的天平暗中倾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影里的怪兽获得美女爱情的方式,固然有英雄救美的俗套——就是野兽从狼口里救下贝尔,不惜身负重伤,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满足了贝尔的精神需求。

除了上面的赠之以书这一点外,怪兽王子还用仙女给他的地图魔法,带她去了她一心向往的童年之所巴黎,圆了一个女孩心心念念的心中纠结。而更为关键的是,怪兽在最后给了女孩以自由,让她离开羁押她的城堡。可以看出,怪兽给了贝尔三样一个女孩最渴望的东西:艺术、梦想、自由。有了这三个赐予,女孩自然会献出她的芳心,对野兽产生爱情。

《美女与野兽》整部影片,对情节的拿捏恰到好处,对女孩的爱情产生,不惜步步为营,移步换影,勾勒出女孩在与野兽的碰撞中一点点地感受到对方的灵魂中的良善与温润部分,从而为爱情的应和铺垫了合理的可能。在这里,外界的压力——狼与恶男给予了美女与野兽接近的可能,而内心的谐和即野兽给予女孩的三个最为宝贵的最容易打动女孩的赐予,才是最终化野兽为王子的关键。

从影片的架构可以看出,影片的情节模式,可以说横扫了一大片好莱坞电影。《史瑞克》、新版《金刚》中的美女与野兽的朦胧好感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原型,直到人与吸血鬼之恋的影片《暮光之城》,都可以看成这种电影模式的新演绎。

《美女与野兽》的思想体系上能够与《爱乐之城》遥相呼应,正反映了这部影片已经在内质体系上作了接轨时代的创新改造。走出《哈利波特》的赫敏,不管是在《美女与野兽》中还是她可能参演的《爱乐之城》里,都表现的是一个女孩对梦想的追光与孜孜以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女与野兽》不妨说是《爱乐之城》的古典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