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春晚
(2013-02-10 11:40:56)
标签:
娱乐 |
分类: 个人感触 |
春晚本来应该是亲和、幽默、快乐的,但今年的晚会巧妙地回避了上述几个形容词。
春晚年年看,年年觉无聊,但还是要年年看。今年春晚,前半部挺紧凑的,小品挺搞笑的,但后劲不足,到了郭德刚的相声,顿时将春晚的热度降温了。
赵本山小品就像鸡肋,食之无味,但没有了,又觉得更加无味。
回过头看看小品,印象深的是“今年的幸福二”,其中,前夫扯着郝健的手,向妻子复述当年的初恋岁月的那一段,挺搞笑的,也最让人开心。因为这里反映出人的一种“智商停顿”,就是人在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操纵下,会撇清另一种存在的合理性,在这里前夫沉浸在旧时岁月的回忆中,从而忘记了现妻的存在方式,从而产生一种搞笑效果。所以小品中很大的搞笑成份,就是一种弱智的存在,或者是一种“短暂性的弱智”存在。
在失去了赵本山这种霸山的大王之后,蔡明的小品也足以称得上大王了。蔡明在小品中的冷幽默,体现出一种语词的智慧,与后来的冯巩的那个小品相比起来,蔡明的这个小品对新潮词汇的运用上还是挺考究的。
郭德刚的相声,实在乏善可陈,松松垮垮,毫无乐趣,也许只有北京人才喜欢这种老式的相声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晚会上,实在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观的亮点。节目越来越搞的花里胡哨,看的眼花缭乱,把人物主体与内容主旨都给淹没了,实在没有必要。
前一篇:大年初一早上的事
后一篇:赵本山一夜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