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哪里人》:无冲突烂片

(2011-06-07 19:06:28)
标签:

影评

你是哪里人

娱乐

 
《你是哪里人》:无冲突烂片 
 
 
不久前,刚刚在《战国》中,见识了一部超弱智的烂片,以为今年度不会有比此更烂的片子,但没想到,又应验了这世界上的一句话:没有很烂,只有更烂。这世界上,总有不断出类拔萃的烂片,刷新已有的烂片新纪录。 
 
《你是哪里人》让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烂的,是它的台词。 
 
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在意那种无厘头的对话里的烂片气质,以为这是电影追求的一种特别的幽默,当影片中表现三十岁剩女王昕蕾与国内的女友边走边谈的时候,才惊觉,影片里的台词,居然烂到这个程度。 
 
电影在表现王与女友交谈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戏剧冲突,仅仅因为王昕蕾的话里,带了几句英语,她的女友便义正辞严地对她表示不满,使情节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女友甚至表示不愿意与她再一起走下去了。 
 
另一处,是王昕蕾身为杂志主编,辞退了下面的一个员工,这时,她的上司吴清晨义愤填膺地来责怪她为什么未经他同意,就把下面的一个员工给裁了,刚刚交锋几句,吴清晨就撤兵了,而王昕蕾却留住他,但这时,两个人竟然没有接住前面的激烈交锋,而是聊起了“你是哪里人”。从表面上看,是回归到了影片的主题上来,但实际上,基本不符合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心理逻辑。吴清晨作为一个杂志的上司,自己的下属滥用职权,胡乱地清退员工,本来心里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波澜,但电影却把这个相当激烈的矛盾线置之不理,就像医生为受了箭伤的士兵,剪去了剪杆,便大功告成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对话与台词的内在逻辑性,使这个电影的这些矛盾冲突段落相当的幼稚与扶浅,整个电影看来,根本就没有戏剧矛盾的参与与介入,使整个电影成为了一盘流水帐。而关键的是,这流水帐的本身也是缺乏真实性与合乎逻辑性的,可以看出,编导作为一个年轻的导演,没有基本的掌握戏剧矛盾设置的技巧与能力。而这样的电影,其实在开拍前,就存在着先天性的毛病,应该采取相应的拯救措施,但不知为什么,如此弱智的电影剧本,竟然还有人投资,这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纵观整个电影,觉得这部电影的症结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没有中心矛盾。影片以“你是哪里人”为主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抓住了城市里的外来户的身份指认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是哪里人”的确可能是一个城市里最外在化的交际表象,但是这种对身份的关注,恰恰是一个城市里的最外在最浅层的东西,随着对城市的介入,这种身份的表层的关注,根本被城市里更多的现实困境所代替。 
 
而影片的年轻导演,却死死地抓住了这一看起来的确存在的核心问题,以此作为主线,搜括了三个典型性的外来户在北京城的遭际,意图表现他们对这种身份关注与碰撞,但是,这并不能构成一个戏剧矛盾的冲突芥蒂,以此组接人物与情节,完全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 
 
我们在影片里看到,王昕蕾代表的是一种海归女对自己的身份的重新确认,渐渐地抛弃了海外留学时浸染上的偏执心态,通过她与一个帅哥的非常浅薄的爱情故事,来实现她对自己的身份的重新指认。这仅仅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化,人物根本没有置于戏剧化冲突中,她与女友在路上闲谈时,曾经发生过小小的冲突,但仅仅是小题大做的一笔带过;她与一个帅哥的爱情故事,连琼瑶小说的水到渠成的质量都没有达到;她与上司吴清晨本来可以产生一点工作观念上的交锋的,但电影除了有一次吴清晨对她擅自进行人事调整表达不满之外,再也不见他们有什么碰撞。可以说,王昕蕾在影片里始终处于一种自言自语的自由电子状态,没有介入一种矛盾冲突中,使这一人物从开始到最终都是一样的表情与自我。 
 
影片里的另一对人物,是吴清晨与妻子之间的矛盾。妻子明白无误地表白不爱他,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北京户口才嫁给他,并且声明愿意为他生孩子。可以说,一个女人对男人大言不惭地声明不爱他,不愿意为他生小孩,这对于男人的摧毁力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妻子竟然如此不问缘由地挫伤自己的丈夫,意味着这个婚姻里有着致命的死结。但电影在解决这个矛盾的时候,却异常的简单,就是丈夫带着妻子一起玩“偷菜”的游戏,而妻子的一个女朋友又夸赞她的丈夫是经济适用男,这么不可思议的两招,竟然化解了妻子对于丈夫不爱的问题,使电影里的患了死症的婚姻竟然轻而易举地复活了,从中可以看出,电影根本不是借助于人物的灵魂展示,来表现无爱的婚姻里如何萌生了爱情的互动,而是完全用幼稚的玩游戏、看电影来实现婚姻中人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死而复活的婚姻里的爱情,恰恰折射出电影编导对于婚姻与家庭认识上的浅薄与庸碌。 
 
另一个刚刚毕业的东北女陈曦简直是一个傻大姐,她的影片里就不停地寻找,寻找工作,寻找住房,虽然她后来被聘用到王昕蕾的手下,但她的经历仅仅是一个过程,而没有任何戏剧冲突。 
 
所以这个电影很奇怪,三个人物,都有困境要面对,但在编导的处理下,都轻描淡写地搞定了。王昕蕾找到了爱情,陈曦找到了工作,吴清晨找回了婚姻,而他们在这种“找”的过程上的作为,只能是折射出编导处理这种事态方面的幼齿状态。 
 
二、对话完全不符合人物身份。可以看出,电影编导没有基本的掌握剧本操作的能力,所以,人物在整个电影里,完全处于不在状态的形势之下。本来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了火药般的矛盾态势,但电影却置主要矛盾于不顾,去表现一些枝蔓的情节,上面所说的,王昕蕾与吴清晨本来应该有一场工作的冲突的,但电影愣是话锋一转,两个人聊起了各自的身份来了。很难想象,一对剑拔弩张的上下级关系,已经产生了矛盾,却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心平气和地去进行“你是哪里人”的聊天。 
 
王昕蕾经识的那个帅哥李峰与她的爱情碰撞,电影里处理也是平淡无味。电梯相遇,这几乎是当代白领电影里屡见不鲜的发生场地,之后,李峰停车场上与王再次相遇,王推托不中意的未婚者而称李峰为男友,而这时李峰竟然很令人扫兴地否认了自己的男友身份,这与很多电影里将错就错的设计未免太令人觉得寡然无味了。从这样的爱情发生来看,基本不会有戏了,后来,李峰送了王昕蕾一束鲜花,竟然轻而易举地把王征服了,不知这种爱情里的动力在哪里?电影幼稚地无法找到一种感情如期而至、令人信服的合理性。 
 
对话的荒唐与不合情理可以出现在电影的任何一个场景中。如陈曦无意中撞上吴清晨夫妻的车子,发生了口角,陈曦走后,吴妻竟然说吴是否看上了刚才那个被撞的小姑娘,夫妻之间的矛盾再激烈,也难以设想,妻子指责丈夫会对路上碰到的小丫头有非份之想。这种对话设计,充分感到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掌控能力相当的幼稚,缺乏基本的人生历练与感觉。这样的电影,暴露出的创作上的天资匮乏,对于编导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二、 东拉西扯。电影对主要的三组人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深刻的刻划,却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只露一面的过场人物上,像句号扮演的电脑推销员,与王昕蕾纠缠了半天,但这个人物只用了一次,根本是没有用处的人物。李琦在问路时,又与王昕蕾忽悠了半天,同样无关核心剧情。雪村扮演的司机贫嘴段落、陈曦与朋友与北京司机的侃价的段落,指责乱贴广告男生的段落,还有吴清晨回答问路青年的段落,都可能是真实事件,但在影片里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完全无关累赘部分,这些情节加起来,可能达到三十分钟左右,电影就把有限的时间,化在这些纪录片式的无关紧要事件上,而放弃了对人物刻划的努力,实在令人觉得电影避轻就重竟然达到如此无以复加的怪味地步。 
 
这样的电影,连作为电视剧看都很累,在剧院里放映,只能具有一种催观众离开的杀伤力。这样的电影连想说的欲望都没有,而我说的已经够多了,只当我来练习打字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