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之战》:好莱坞设想的“保家卫国”战事

标签:
洛杉矶之战娱乐 |
《洛杉矶之战》:好莱坞设想的“保家卫国”战事
好莱坞向来有一种捉一个虱子放在头上挠挠的冲动,隔三差五,总是找一个灾难在大银幕上折磨一下观众,借此满足一下观众的快意。
至今犹为人们时常提起的《2012》,为近期此起彼伏的灾难铺垫下了一语成谶的不祥伏笔。其实灾难片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有滋有味地消受。像九一一发生后,美国人愣是几年没有拍一部关于这一事件的电影,六年之后拍了一部以此为背景的《93号航班》,也受到观众的抵制,美国的一些城市禁止上映该片,票房并不佳。
《洛杉矶之战》中,好莱坞又开始在电影银幕上假想着美国遭受大难了。我们已经熟视无睹无数好莱坞电影在银幕上以各种姿态摧毁着美国,因此在这一部电影中,当外星人出现在洛杉矶街头时,我们已经见惯不惊了。
我们在面对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首先想满足我们的好奇的是,这次好莱坞又将如何拿洛杉矶开刀或者叫开涮。
自从去年一部反映伊战的电影《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大奖之后,好莱坞实拍战争的激情,无疑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洛杉矶之战》可以说没有什么大背景的交待,没有像过去的灾难片那般,上自总统、下至平民来一个全景透视,它在这部电影中,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小小的美军部队,反映他们在灾难来临之后,如何力挽狂澜,化险为夷。
在《洛杉矶之战》中,观众被放置到一个狭小的观看空间中,与片中的美军海军陆战队一起,去进行一场电玩式的身临其境的游戏。不断晃动的镜头,使整个电影克隆了伊战中美国大兵的冲锋陷阵的惊险影像。只是,伊战毕竟有真实的战场背景作支撑,但那种模拟战场真实的动荡镜头,移植到一部科幻片中的时候,便给人一种煞有介事的做秀感觉。明明大家都知道,洛杉矶完好无损,至多遭受到日本核电站核辐射的威胁,但电影里偏偏让人物一副苦大仇深地在洛杉矶破烂不堪的街道上,弘扬美军的绝不言弃的英雄主义精神,总令人觉得好莱坞有一点煽情得太过了。也许好莱坞总是很纠结美国本土未发生过外敌入侵的街道巷战,所以就没事找事地生编硬造出这么一个洛杉矶遭袭的莫须有战况,让从来都是在别人的领土上吆五喝六的美国大兵,在自己的国土上悲情地“保家卫国”一回。但电影里越是显摆出美国大兵们拯危救难,越显出那种荒唐的假来,所以整个电影看下来,美国军人忙忙碌碌地在自家家园里展开巷战,但最终的效果,却让人觉得有一种无病呻吟的虚假。电影镜头上越采取一种纪实性的手段,越让人觉得美国大兵作秀得可笑。
其实,我们稍作沉思,就会知道,美国人大概觉得在异国他乡出生入死,总有一点自信心不足,很难找到战争的正当理由。在《洛杉矶之战》之中,虽然题材是科幻片,但美国大兵一扫在海外作战的中气不足,理直气壮地一抒胸臆,并在这一前提下,道出了“绝不言弃”的美国大兵精神。影片里的梅乔上士在影片里多次煽情地高喊着这一美军的口号,甚至使一个看上去很庸常的孩子父亲,也拿起枪杆,与外敌战斗。影片里的战场虽然在美国本土,实际上,那种场面设计与《拆弹部队》的异国作战,具有相当的相似性,借着场面的雷同与相似,电影也巧立名目地将美国大兵在自家土地上喊出的“绝不言弃”的精神,瞒天过海地扩展到美国出没的所有战场,包括伊拉克与阿富汗。所以这个电影看上去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影片的基调,本质上就是喊出那句在在他国战场上无法字正腔圆的美国军队精神。
如今的好莱坞电影,正在配合着美国的军事政策,大肆张扬着那种勇往直前的所谓军人气质,相比之下,美苏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常常会反思战争的可怖,包括《星球大战》都带着一股强烈的反战情结。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各种题材的影片中,为战争寻找理由。《洛杉矶之战》中的美国受到侵略的设定,使美国人的绝地反击,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也使美国人对于战争的偏爱与嗜好,找到了一个形象化的诠注与说明。
至于影片中的外星人,大概电影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英雄主义塑造上,所以也懒得进行标心立异如《阿凡达》那般的全新概念的创新设定。片中的外星人,一如好莱坞最喜欢的对外星人的设计,它们面孔模糊,头脑硕大,肉体是丝丝囊囊,饱含着随时四溅的肮脏液汁,接近于寄生虫之类的内部结构,总之属于一种低等生物。整个影片的故事相当的简单,经过几个会回的较量之后,美军发现了外星人的控制中心,便全力摧毁这个中心,一举获胜,几乎在情节上直接把《独立日》等科幻片的情节重新克隆了一遍,实在了无新意。
在这个电影里,如果想看看美军如何在世界各地开打所谓各种邪恶势力,倒聊可一窥类似的精神面貌,如果欲想获得一点科幻的想象,那么,这个电影里是绝对没有的。整个电影倒更像是借着科幻片的空壳,图说着美国人为什么在世界各地如此好战的原因,因为电影告诉我们,美国人若不出击,就会让战火烧到本土来。所以说这个电影是科幻片,倒不如说是政治想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