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赎命24小时》:一个偷情受害者的苦肉计

(2008-07-11 14:08:22)
标签:

娱乐

《赎命24小时》:一个偷情受害者的苦肉计

 

 

 

 

 

《赎命24小时》令我们看到了欧·亨利模式的经典演绎。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一个本来一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纯粹的暴力事件,才急转直下,亮出了与表象完全南辕北辙的谜底:这仅仅是一出苦肉记,直到这里,影片大部分时间段表现出的歹徒的暴力行为,原来只是一次心理上的报复而已。而这种报复,已经足够展现了它的威力。苦肉计的残酷性,是借助于表象的真实来完成的,虽然它内质上的目的与表象的动机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发生过程中的刀光剑影,险象环生。


既然是苦肉计,就必须掌握住计的关键点,什么是计?计就是设定好一种可能,然后让事物按照这种可能自己演绎下去。设计的人,就像启动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只给予一个原动力,整个牌局便会自动地连琐反应下去。这也像给原子核一种能量的激发,让它达到临界状态,自行进行核爆炸一样。一个良善的计谋,就是对一个程序的设定,令事件按照设计好的流程运行。如果说核反应是源自于对高能物理的运用的话,那么,《赎命24小时》中也有着它自己的运行驱动力,这就是一条民间俗语揭示出的男人的心理现象: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

 

影片中的中年女人艾比在表面上看,她有一个功成名就、爱家爱妻的丈夫,两人的缠绵,也足以显现出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但是丈夫却在外面暗度陈仓,勾搭红杏一起出墙,于是,艾比与那枝红杏的丈夫汤姆作为婚姻的受害人,一起设计了一出苦肉计,让汤姆扮演成劫匪,把自己与丈夫一起给劫持了,一路上百般戏弄自己的丈夫内尔。表面上看,艾比与内尔这一对夫妻都是劫匪的受害者,但是,艾比在整个电影中却是一个苦肉计的合谋者,她在影片中对付丈夫的手段,就是利用他对孩子的亲情。

 

丈夫内尔有出轨的行为,但在孩子的安危面前,他会选择自己的孩子,而舍弃情人。这是一种残酷的选择,但也正是“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的现实运用。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了汤姆通过威胁内尔的女儿,让内尔开枪杀死他的情人、汤姆的妻子,内尔在经过痛苦的选择后,还是选择了维护自己女儿的生命,扣动了对准情人的板机,这一枪,足以让这对曾经有着肌肤之亲的男女之间的那么一点逢场作戏再也没有任何一点演戏的基础。

 

艾比是深谙自己的丈夫的,也动用了丈夫出轨行为的错误之外没有错的爱女之情来制造了这一出“苦肉计”的棋局。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苦肉计,艾比知道“虎毒不食子”的道理,相信她的丈夫在女儿被绑架的这一威胁面前,会束手称臣,听人摆布。但是,我感到,艾比利用自己的孩子、利用丈夫对孩子的亲情,虽然打中了丈夫的要害,把握住了一个男人共性的弱点,然后对她进行猫捉老鼠一般的肆意的玩弄,但是,这种打击的道德性却值得怀疑。她作为一个偷情受害者,受到了伤害,但是她反过来对丈夫的伤害,同样是惨烈的,而且动用了一个男人对孩子的无原则的爱这根底线,并残酷地拨动了这根底线,使丈夫的阴暗背面全部暴露出来,她的苦肉计可以说是苦到极点,但可以说却是彻底地葬送了她与丈夫的婚姻关系。影片在这一对夫妻真相大白之后便结束了画面,但是,可想而知,遭受身心与肉体摧残的内尔,的确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他们今后的婚姻命运前途未卜。

 

当然,从艾比的角度讲,她在惩治她背叛的丈夫,自然会选择“打蛇要打七寸”的战略,从最狠处把丈夫打得心惊肉跳。这种打击,就是影片表象上展现出的由汤姆操纵的一个劫匪的暴力行为。这也让大部分的观众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劫匪吸引了注意力,而忽略掉影片的背景后面还有一个共同参与这一苦肉计谋的女人。在占据电影大部分时间的前台的劫匪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劫匪汤姆成功地利用了孩子这根软肋,指挥着内尔乖乖就范。这里有让内尔取出全部的现款,使内尔狠狠地破了一次财;这里有让内尔盗取商业内幕的秘密,由她的妻子拱手交给了竞争对手,让内尔的所谓功成名就曝光出了背后的渺小来;更让内尔苦思冥想在汤姆的微言要义面前,解析内尔提示的下一条行动路径,影片前台上展示出一个料事如神、而又心狠手辣的劫匪,每一次内尔所玩弄的小聪明,都在劫匪的掌控之中。一个男人的自尊心,在劫匪面前荡然无存。而在最后时刻,内尔见到了与他保持着地下关系的情人的时候,让他的爱的本质得到了彻底的了结,那射向情人的空枪,虽然没有子弹,但那强大的杀伤力,足以杀灭偷情的游戏。影片从表象上看,是一部典型的劫匪片的题材,大部分时间里都展现了一个没有多少意外的劫匪的疯狂与残忍,但是,影片最后交待出的结局,却彻底颠覆了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我们突然发现受害者内尔,在欧·亨利式结尾公布出来之后,却是一个地道的害人者。正是他的私下偷情,导致了两个家庭的失和与阴影。本片在结构上的这种逆反效果相当的成功,形成了叙述表象与真实动机的强烈反差,而表象上的煞有介事足以牵引走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接受了一个资质平平的暴力事件,直到最后揭开谜底之后,才突然化腐朽为神奇地让整个事件焕发了光彩。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的魅力吧。本片就是在这种猝不及防的设计中,再一次重演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迷人价值。

 

2008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