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的恋母情结

(2007-09-11 12:11:40)
标签:

影评/乐评

不能说的秘密

周杰伦

《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的恋母情结 

 

《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的怀旧心理及恋母情结

 

 

 

周杰伦执导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给人一种相当成熟的感觉。

 

它的整体感觉,像是一部唯美风格的韩片,而影片的后半部分交待出的秘密,实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爱恋”之类的银幕惯技。

 

现在不光是电影,就是小说,也流行“穿越时空”派,像近来“穿越清朝”等类似小说,风靡一时,都可以看出这种穿越题材的方兴未艾。为什么这类穿越题材的文艺作品引起创作者如此的热情,又引发读者持续的追捧热潮?我想,可能是这种穿越题材,给予创作者乃至阅读者一种唯我独尊、一览众山下的俯视感,可以给原本高高在上的历史,赋予自己的一统江山的统帅感。像穿越历史类的小说,主人公在回到历史中的时候,总是能凭借着现代人熟稔历史的走向谜底而获得呼风唤雨的权力,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万能的神。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穿越中的主人公在历史上都能获得一场轰轰烈烈的艳遇。现代人对历史高屋建瓴的优势,使创作者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历史的天空中,超人般地更改历史进程,让历史如我所愿,达到一种天下皆备于我的现代性的“痴人说梦”。这种小说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创作者在回到历史的时空之后所获得的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与超人感,是创作者借此获得了一种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可以说,现代是沉重的,物质基础制约着创作者对于现实改变的可能,但一回到过去,所有的现实的负重都烟消云散了,创作者似乎可以翻江倒海,一统江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是对现实的一种释放。在现实里不能满足的渴望与欲念,可以在历史的天空里得到尽情地满足与宣泄。

 

从这样的机理来看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这部电影的生成机制。在影片里,我们看到开始部分以相当现实的角度展现出来的叶湘伦与路小雨的恋情,是以一种非常细腻的写实风格呈现出来的,这其中对于爱情的移步换影的层层加码的描写,非常富有层次,把爱情的细微的进展过程,表现得如泣如诉,环环相扣,体现出电影营造这种恬淡美好爱情的相当成熟的自觉意识。但是电影在最后告诉我们,影片中路小雨是一个二十年前存在的人物,她通过一个即将拆除的百年琴房里的一架老式钢琴,来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恰与路过旧琴房的叶湘伦相逢、相识、相恋。也就是说,电影以叶湘伦的目光观看到的路小雨,是一个二十年前生存着的女孩。正如所有的穿越类题材作品,都有一个对接过去与现代的时空穿越点一样,影片中这种穿越时空的交叉点,就是那台古老的钢琴。周杰伦正是通过这台陈旧的老钢琴,抒发了他发思古之幽情的潜在动机。

 

而在这种思古之幽情中,正可以感受到周杰伦内心深处的一种隐秘的渴望。影片中的叶湘伦基本可以视着周杰伦的化身,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动用了周杰伦自己的很多学习音乐的经历与体验。在周杰伦今天的风光之下,其实他的青春时代,充斥着显然是枯燥的对于音乐基本功的学习。而在这种漫长而重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对他接触最多的学习环境、学习器具产生一种最理所当然的幻想,就是希望那些不能讲话的乐器,变得通灵,变得富有情感,或者至少它能富有情感的深度,而不仅仅是一架物质上的器具。我们中国古代的书生,通常意义上总会对书房饱含渴望与激情,“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很自然地把十年寒窗苦转化为对理想爱情的一种朦胧渴望,自我安慰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地温习书本,就可以与书中的那个红颜女子更近一步。《聊斋志异》中出现的书生夜读而与神秘女人的亲密接触,同样集中反映了书生们的内心渴望。而普通民众也会很自然地在自己的劳动环境下,幻想着有一个颜如玉的女子走进自己的生活,很多民间故事中,都有着“田螺姑娘”这类梦想神话,反映了劳动者希望有一个女子带着她的温柔,走近他最日常劳作的环境。周杰伦的幻想基本沿袭了这样的一种演成大观的传统,他把自己幼年学习音乐时所感受到的琴房缺乏浪漫的现实环境,进行了改写与柔化,把对钢琴这种令学习音乐者恨爱参半的冷漠机器,联想成一个穿越时空的交叉点(其实研究一下不同电影对时空交叉点的想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话西游》中的时空交叉点是“月光宝盒”,美国电影《蝴蝶效应》中的时空交叉点是一本影集,另一部美国电影的时空交叉点是旧金山大桥。),于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被遗弃与拆除的琴房,在周杰伦的幻想里,成为一个浪漫的温床与舞台,而钢琴更担负起了近乎于武侠小说独门暗器一般的绝招助手的作用,通过钢琴弹奏的琴键,把当代与二十年前的历史,融入到同一个时空。

 

而在这种时空的转换中,我们感到周杰伦的一种放松与泰然,一种强烈的自信感,他的怀旧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白,怀旧是一种孩童心理在成人情感中的残留,借助于怀旧,成人意图找到一种情感上的强大与自足成分。在《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对学校的现实历史缺乏兴趣,对老琴房、旧钢琴及一个二十年前的女孩,充满了贾宝玉、林黛玉那般前生有缘的宿命的强烈关注。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另一个女孩晴依是作为现实中的女孩存在的,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她与叶湘伦走进了学校,但叶湘伦对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女孩,显然缺乏兴趣,而在他走进老琴房之后,一下子就对路小雨一见钟情,之后,在班级上,他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神秘莫测的路小雨身上。作为现代女孩的晴依与作为二十年前女孩的路小雨,成为叶湘伦身边的两个呈现出某种反差关系的女孩形象。叶湘伦没有缘由地对晴依熟视无睹,对睛依的爱情暗示置若罔闻,而对二十年前的女孩路小雨的一笑一颦却寤寐思之,这背后的潜意识,反映了青春期男孩在营造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温馨形象的时候,总是容易把时间往前推进,喜欢在历史的旧痕中找寻到那个温暖自己灵魂的美好形象。我们注意一下,影片中的路小雨恰恰是二十年前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对于影片中的叶湘伦来说,正好是他母亲的年龄。在影片的回忆段落,我们看到叶湘伦的父亲在年轻时代,与路小雨坐在一起交流思想的时候,学校的勤杂工大勇开玩笑地说叶的父亲是一个色狼,这说明,当年的路小雨与叶的父亲应该在年龄上相差并不是很大的。在这种奇妙的想象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周杰伦在幻想路小雨这个女孩并且倾注了他的所有的激情浪漫的时候,其实包含着一种恋母情结。影片中让叶湘伦所有动情的环境、乐器和人物,都是一种二十年前的上代人的隶属的风味。在这种怀旧的恋母情结的情感释放中,周杰伦找到了一种全身心的温情,找到了一种像母亲怀抱般的融洽与美好,电影反映了周杰伦青春成长期的一个梦。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发生在周杰伦一个人身上,在艺术作品中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规律,就是一个创作者,都喜欢把浪漫放达的想象,置放在自己的上一辈人身上。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对“我奶奶”的激情想象,张艺谋在《我的父亲与母亲》中对母亲生活年代的浪漫化,都可以看出,艺术家喜欢在上一代人的情感生活中,设计一个以自我想象为基础的燃烧岁月。

 

在我们明白了周杰伦这样的创作机理之后,我们才会认识到,《不能说的秘密》中为什么路小雨那么不可抗拒地吸引着叶湘伦,因为路小雨身上,不仅仅包含着一个女孩本身的魅力气质,还包含着恋母情结里的所有的成长的关怀,那种母亲般的无邪的奉献,那种自出生之时起,就不设防的熟悉,那种成长过程中,可以坦然,可以敞开的全身心的温暖。这构成了一种恋母情结最放心、最首选的生成动机。影片在表现叶湘伦与路小雨的相识过程中,由于有着这样的背后的强大的动机,所以,叶湘伦与路小雨之间的感情,以无坚不摧的方式,撇开任何的干扰,所向无敌地走到了相亲相恋的那一步。而晴依在叶湘伦身边说过的与路小雨同样的话,都没有得到叶湘伦的响应。这证明了内在的生成机理,决定人物的情感走向这一原则。也就是宿命论者所说的缘份。在本片中,缘份实际上借助的是一种怀旧情结与恋母情结得以完成的。

 

在《不能说的秘密》中,叶湘伦与路小雨之间的相识与熟悉,层层递进,轮番推动,非常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原则,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而少男少女在那种亦真亦假玩笑话中进行的火力侦察,也给了爱情递进的强力推动。在这种试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递进的环环相扣性质。开始时,路小雨对自我秘密的秘而不宣,构成了话题动力,叶湘伦也借此开始了与路小雨的语言迷藏,不断地调侃她对“秘密”的渲染,并来制造进一步交流的话题。之后,随着两个人接触的频繁,语言中开始出现“我想你”这样的暧昧的暗示语,而开始的时候,“我想你”的后面总会接上“宾语”如“你的音乐”,“你的背影”,这是很多恋人在初始阶段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拿手好戏。这种开始对宾语的掩饰,终有一天会大胆地回到主语行使主权的舞台上,在影片的顺理成章的描写中,托词终于被抛弃,“我爱你”成为最简单的不加掩饰的直白。影片通过许多细节,把累赘的“我爱你的××”变成了“我爱你”的直接,完成了爱情羞涩的摒弃过程,十分具有东方爱情的美感与意蕴。而实现这种转变,电影采用的手法就是男孩女孩之间的开玩笑的语言刺激,以及那种意犹未尽的潜台词,如路小雨对叶说:“你不要骑的那么快,一下子就到我的家了。”这种富有内涵的台词,完整地把握了女孩的内心意旨。在电影中,这种似淡实浓的语言,把整个一出浪漫邂逅的爱情故事展现得相当美好而自然。

 

从导演手法来看,电影的叙事也相当流畅成熟。几乎看不出这是周杰伦的处女作的作品。在处理叶湘伦与路小雨的相识过程中的单场戏时,镜头处理得相当富有诗意化,人物的表情都照顾得相当到位,较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在一些音乐场面中,电脑特技也延展了电影的表现力,像斗琴一场戏中,通过电脑特技制作,镜头得以穿越钢琴而仰视比赛中人,给电影画面带来的一种无所不在的穿透力。而影片中通过弹钢琴得以时空转换的场面,也在电脑制作的协助下,达到了一种光阴似箭如同白驹过隙的形象化图示。电影语言的简约性与跳跃也见出相当的功力。因为本片里深藏着一个时空转换的秘密,在前半段的现实展示中,观众是不知道路小雨的来历的,因此,镜头中她的出现便有意地被镜头用一种半遮半掩的模糊化叙事进行了遮掩,随着后来的交代,我们才发现,在前面路小雨真身出现的场面中,实际上仅仅是叶湘伦的眼光所及,在其他人的视线中,路小雨是一个看不见的存在。于是,前面镜头里的一些玄疑与不可解部分,通过后来的详释,都疏理得通畅而合理了。前半段的叶湘伦的视角,及后面的多重视角(包括叶的父亲、叶的父亲转述的路小雨穿越时空的幻觉)等等,使电影的视角非常的多样化,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时空点与个人眼光的观望,而构成了一个既有时间又有空间的巨大箱体。这是时空类电影总给人一种无尽想象与复杂性的原因吧。因为非单线叙事的故事,在时空的两端来回游荡,这给电影带来了多么富有弹性的波动啊。因此,《不能说的秘密》即使从结构上来看,也有着很大的解析余地与趣味。影片看似戏剧性不强,但在影片的最后段落里,我们却看到了“最后一分钟营救”技巧的运用。叶湘伦来到即将拆迁的旧琴房工地,弹起了旧钢琴,在大厦将倾的最后一刻,他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时空,与心爱的女孩走到了一起,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没有伤害、没有忧郁的怀旧的美好时光,开始着那可以预期的温馨生活,电影用昨天的记忆而不是一个莫须有的美好未来,把观众的内在的怀旧情感给调动出来了,于是,走向昨天在观众的集体记忆中激起了波澜,大家都因为回到过去而与主人公一起获得了一种大团圆的心理满足。可见,大团圆不仅局限于明天,其实把大团圆的结局,放在昨天,同样是一个让我们认同与首肯的绝美佳事。

 

总之,《不能说的秘密》是一个表层看很美好的电影,内里看,是一种怀旧与恋母情结支撑创作动机的,而时空上的富有弹性及叙事的简练清新,又赋予电影以一种灵动的力量。

 

07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