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全娱乐》专栏:二月河的小心眼

(2007-04-14 10:42:40)

《完全娱乐》专栏:二月河的小心眼

 

 

 

二月河的小心眼

 

 

 

影视作品改编的后果往往有两种,一种是让原作化腐朽为神奇,一种是变原作精华为糟粕。后者的例子不能说没有,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小说来看,十分厚重,但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却浅薄得令人失望。国内改编的《射雕英雄传》开创了金庸作品国内改编失败的先河,关键的原因,就是把金庸原作中的半文半白的语句,照搬到电视剧中来,使这部电视剧给人的感觉,整个就是《三国演义》的翻版,失去了武侠小说的传奇色彩。之后国内改编的金庸作品,都能汲取前车之鉴,无一不是把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改写成口语式的白话文,从而使金庸武侠小说的国内版日益受到观众的认可。

 

二月河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后,品位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月河却很不认可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从这里,我们倒窥见一点二月河的小心眼。

 

最近在南通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期间,有记者采访二月河,征询他对改编其小说的影视作品的看法,二月河回答道:“《康熙王朝》我有八个字的评判,‘无话可说,不说什么”’,《雍正王朝》我打59.5分,如果宽容一点,就能及格了。”

 

影视圈里的人都知道,二月河与《康熙王朝》的编剧朱苏进有一点过节,主要原因就是当年朱苏进对二月河的原作小说不屑一顾,称“看第一遍的时候甚至怀疑是本盗版”,其实基本否定了二月河的原作小说。

 

而《康熙王朝》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对原著的超越与背离。二月河的小说原著,基本是一些历史事实的堆砌,人们的性格刻划与矛盾冲突都明显不足,朱苏进基本是抛弃了二月河的原书框架,重新构思了人物的矛盾冲突关系与角色身份,特别是朱苏进最为出彩的地方,就是写出了朱国治、姚启圣这些富有个性的政治人物,而在二月河小说中,这两个人物是一笔带过。

 

朱苏进显然按照他对当今中国政治的理解,写出了复杂历史进程中的这些政治人物的独特的个性,这一切,对于有着浓郁的通俗小说风格特征的二月河小说是无法承载的。

 

朱苏进对二月河的作品不屑一顾,伤了二月河的心,所以二月河对《康熙王朝》的感觉就好矛盾,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但电视剧的情节与人物走向,又远远背离了原小说,而一切精彩的段落,越发衬托出二月河原作的简陋不堪。在这样一种心态的作用下,二月河只能对《康熙王朝》“无话可说,不说什么”。其实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没有赞扬的潜台词就是同样的不屑不顾。你朱苏进能不屑顾我二月河,我二月河也可以不屑一顾你啊。所以,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终于觉得,二月河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找到了一个同样的不屑一顾的复仇的机会。

 

我不知道当年朱苏进的不屑一顾对二月河的心态产生了什么影响,但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彻底改变了文风,《康》、《雍》两部小说,二月河的语言还是通俗易懂的,叙述口吻还在模仿一个说书人的口气,经常出现“看官”这一虚拟的倾诉对象,到了《乾隆皇帝》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二月河开始发奋图强,向严肃文学靠拢了,但这么一努力,前作的通俗性不见了,文学性也不见增强,语言呈卖弄式地累积在一起,令人难以卒读,更要不得的是,二月河叙述趣味也急速跳水,如第六卷描写和坤淫乱生活时,竟然有了这样不雅的语句:“光溜溜的腿间毛茸茸地矗着那活儿又直又硬又热……”,令人大跌眼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修辞手法的出现,恰恰是二月河为洗刷严肃小说作家不屑一顾的小心眼所导致的。所以,小心眼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