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家人的路费与杨丽娟的路费
这一阵子,杨丽娟的老父客死香港成为娱乐圈里的一个“副娱乐新闻”。这起事件很明显,与娱乐本来搭不上边,但因为杨丽娟的目标定位指向的是刘德华,顿时,使一个明星的粉丝,也变相地加入了娱乐的战阵。
这一事件的发生地香港,对此事已逐渐降温,但在内地,却仍然余波未平。三十多个媒体,以令人咋舌的热情,尾随在杨丽娟的身边,南征北战。网络歌手杨臣刚也凑了一把热闹,像张艺谋擅长的电影开幕式一样,专门在京搞了一个捐赠仪式。寥寥3万元资助杨丽娟的路费,却俨然是以煞有介事的盛典方式展开的。而近日,我们得知香港女首富龚如心去逝,其数十亿支持祖国建设却鲜为人知,如果按杨臣刚3万元就搞一个声势浩大的仪式的话,这位香港女首富大概一生都得忙活这种做秀了。
围绕着杨丽娟身上发生的这种巨大的轰动效应,究竟受什么内驱着运行?
应该说,所有的这一切,包括三十多家直播的媒体及杨臣刚对杨丽娟现象的加盟,本质上,都是刘德华明星效应的后延影响,是刘德华价值的环形辐射。
前一度时期,报上公布了中国电影人的身价标码,如张艺谋达到40亿名列首位。我们可以把这种名人的价值想象为一种“价值能”,具有能量的所有特征,它以名人为核心,逐渐向外呈辐射状减弱,比如“谋女郎”是最接近张艺谋核心的受益者,此价值能辐射到粉丝那儿的时候,依然可以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
两个势均力敌的名人“价值能”还会产生辐射波一样的叠加共振现象。比如,现在娱乐圈都流行绯闻造势,其实这绯闻制造也很有讲究,绯闻当事人必须旗鼓相当,才能相得益彰。如果其中一个强势的话,那么,就成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一般的单向辐射了。一般而言,两个名气差不多的明星相互间产生绯闻,对于两人来说,才能产生利好的合力,其公式可以用1=1>2来代表。
因此,那些奔着杨丽娟去的媒体,那些向杨丽娟伸出慷慨之手的明星们,包括继续上演的“要以死逼迫刘德华娶杨丽娟的北京大学生”等等,他们表面上关注的是杨丽娟及其家庭,其实司马昭之心指向的还是刘德华身上那股如同从冥王星那般遥远感受到的太阳辐射。
刘德华的剩余价值是巨大的,使远在兰州的小女子及其家庭,闯入了娱乐圈的焦点。因此,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不把刘德华剩余价值榨干净,杨丽娟事件还一时半会停不了。
杨丽娟的路费给解决了,她可以从容地到香港了,捐款人看的是她的面子吗?非也,是看在刘德华的面子。
报上在清明节那一天的另一则报道,则使我们感到一种伤感。家住贵州六盘水市的李治邦烈士的后人,为了到南京雨花台扫墓,全家人竟然攒了7年钱。回去后,全家人,将又是一轮省吃俭用的攒钱大行动,其目的就是积蓄下一次祭典烈士亡灵的路费。
两个同样的路费,一个是烈士家人7年的辛苦,一个是一拥而上的慷慨解囊,这背后,却让我们看到一种耐人寻味的反差,看到同样的路费后面折射出的不同样的动机所在。
但愿李治邦烈士家人的路费,比杨丽娟的路费,得到更多人的赞助与支持,他们的往返路程,也应该比杨丽娟的追星之旅,更有价值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