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正字
(2024-05-01 14:49:56)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参考译文
1、赵正字供职于用芸香驱书蠹的秘书省藏书阁,昔日的幽人隐士今日在此掌管用竹简和素绢书写的图书馆园。
2、我上次经过拜访您宛如昨天的事一样,归来后躺卧我寂寞无声没有喧嚷。
3、你像高贵之鸟能择木而栖终得其所,而我却如羝羊一样角触藩篱徒劳挣扎。
4、世间的事物人情我今天已见识、领略了,从此以后欲心领神会不再言语。
题目:一作《寄正字》。赵正字:正字,官名,掌典校书籍,刊正文字,属秘书省,官阶次于校书郎。赵正字,其人未详。
1、芸香阁:秘书省藏书楼。芸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出的香味可驱书蠹,故藏书之处多用,因以代称。幽人:隐士,指赵正字昔日可能隐居过。竹素园:图书馆。竹素:竹帛,指图书。古代无纸,书写竹简和素绢之上,故以竹素称书籍。一作“竹叶”。
2、经过宛如昨:宋本、《英华》本句在“幽人竹素园”之前。根据诗的格律,当为错简。
3、高鸟择木:《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以此典喻赵正字。羝(d)羊触藩:《易·大壮》:“羝羊触籓,羸其角。”意谓公羊用角顶篱笆被缠绕而困,进退不得。后多用以喻仕途不顺。这里浩然以此典自喻。漫:徒劳,枉然。一作“谩”、“屡”。
4、从此:一作“徒自”。欲无言:一作“愿忘言”。
简析
从内容看,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诗人长安应试失利之后。
前两联写诗人曾拜访过赵正字。浩然在长安曾“间游秘省”,时赵正字供职于秘书省藏书楼。虽时隔许久却宛如昨日,归来不能忘怀又难以言表。
后两联是对比和感叹。两人都当过幽人隐士,如今一个如高贵之鸟择木而栖,一个却如公羊角触藩篱挣扎、仕途不顺。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诗中表达了落第后的苦闷、消沉,有对世事人情的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从此不再多言。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参考译文
1、赵正字供职于用芸香驱书蠹的秘书省藏书阁,昔日的幽人隐士今日在此掌管用竹简和素绢书写的图书馆园。
2、我上次经过拜访您宛如昨天的事一样,归来后躺卧我寂寞无声没有喧嚷。
3、你像高贵之鸟能择木而栖终得其所,而我却如羝羊一样角触藩篱徒劳挣扎。
4、世间的事物人情我今天已见识、领略了,从此以后欲心领神会不再言语。
题目:一作《寄正字》。赵正字:正字,官名,掌典校书籍,刊正文字,属秘书省,官阶次于校书郎。赵正字,其人未详。
1、芸香阁:秘书省藏书楼。芸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发出的香味可驱书蠹,故藏书之处多用,因以代称。幽人:隐士,指赵正字昔日可能隐居过。竹素园:图书馆。竹素:竹帛,指图书。古代无纸,书写竹简和素绢之上,故以竹素称书籍。一作“竹叶”。
2、经过宛如昨:宋本、《英华》本句在“幽人竹素园”之前。根据诗的格律,当为错简。
3、高鸟择木:《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以此典喻赵正字。羝(d)羊触藩:《易·大壮》:“羝羊触籓,羸其角。”意谓公羊用角顶篱笆被缠绕而困,进退不得。后多用以喻仕途不顺。这里浩然以此典自喻。漫:徒劳,枉然。一作“谩”、“屡”。
4、从此:一作“徒自”。欲无言:一作“愿忘言”。
简析
从内容看,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诗人长安应试失利之后。
前两联写诗人曾拜访过赵正字。浩然在长安曾“间游秘省”,时赵正字供职于秘书省藏书楼。虽时隔许久却宛如昨日,归来不能忘怀又难以言表。
后两联是对比和感叹。两人都当过幽人隐士,如今一个如高贵之鸟择木而栖,一个却如公羊角触藩篱挣扎、仕途不顺。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诗中表达了落第后的苦闷、消沉,有对世事人情的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从此不再多言。
前一篇:游精思题观主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