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really
reall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18
  • 关注人气: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2024-05-01 14:41:45)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晚憩支公寺,故人逢右军。
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
周游清阴遍,吟卧夕阳曛。
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参考译文
1、晚上憩宿于支公禅寺内,遇逢到和王右军一样精于书法的故人就师。
2、夏天室内窗户大开以避退炎热的暑气,你挥动笔墨创作新的书法文章。
3、竹林可以遮蔽廊檐前的烈日,云随后变成雨在台阶下降落。
4、我们游览、走遍了四周清幽阴凉的场所,又卧在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里吟诗。
5、江上很安静船歌已停歇,溪水深处闻听归来樵夫的话语声。
6、本来应踏上归途我们却不忍离去,几个人携手眷恋这儿的清芬和就师的高洁。
注释
王九:王迥,行九,号白云先生,为浩然好友。参《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就师:就,僧人名号。师,对僧人的尊称。其人生平不详。
1、支公:指晋僧支遁。后世“支公”成为对僧人的尊称,这里用以尊称就师。参《还山贻湛法师》注。右军:王羲之(303—361),晋瑯琊临沂人,官右军将军,故习称王右军。工书法,临池学书,池水为之变黑。书法冠古今,世称书圣。能诗善赋,尤工散文。因就师擅书,故以王羲之借喻。寺:一作“室”、“房”。
2、轩窗:一作“轩空”。翰墨:笔墨。新文:新的书法作品。
3、蔽:一作“闭”、“开”。檐前:一作“窗里”。
4、周游:一作“同游”、“周旋”。矄(xn):黄昏,傍晚,落日的余晖。
5、静:一作“淨”。棹歌:船歌。一作“榜歌”。
6、清芬:喻品德高洁。这里用以喻就师之品德。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八年至十一年(720—723)之间,诗人居于襄阳家园时。
诗人和王迥一起去探访老友就师。头晚住宿佛寺山房,赞赏主人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和寺院环境的清幽。第二天遍游各处,不知不觉已是“夕阳曛”。从“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来看,就师山房应该在临水之处。
浩然和王迥仍不忍归去,与就师携手依依惜别,称赞他的高洁品德。
全诗清新朴实,深刻表现了诗人与王迥、就师的深厚友谊。从诗的风格也可以看出,此时年轻的孟浩然尚在昼夜自强、专攻词翰以备科考,虽身在佛寺而思想尚未象晚年那样沉浸于佛界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