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野人园庐
(2024-05-01 14:36:36)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唯称庞德公。
参考译文
1、我与你的家园茅庐并排而居,细微的崇尚和爱好颇亦相同。
2、平时以耕田、钓鱼自我安逸,酒壶和酒觞喝完不空是我们的乐趣。
3、门前无俗士们的车驾往来,周围的人具有上皇时代的清朴风尚。
4、何处的先贤传下如此的风范?我们都称颂本乡的庞德公。
注释
题目:一作《题张逸人园庐》、《忆张野人》。张野人:其人不详,疑为《寻张五回夜园作》中之张五,此时刚来岘山附近隐居。野人:没有爵禄的隐居者。
1、君:一作“客”。微尚:细微的崇尚,爱好。
2、觞(shng):盛满酒的酒杯,泛指酒嚣。
3、俗:一作“宿”,误。俗士:世俗之人。魏晋之时,有些文人以脱离世务为清高,因称热中功名的人为俗士。驾:《说文》:“驾,马在轭中。”引申为车乘。俗士驾即俗士之车。孔稚珪《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上皇:伏羲为三皇之最先者,故称上皇。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孔颖达疏:“上皇谓伏羲,三皇之最先者,故谓之上皇。”古人认为其时道德淳厚,风俗朴实。
4、庞德公:东汉襄阳隐士,详《登鹿门山怀古》注。末二句言张野人德行可比庞德公。
简析
从诗中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乐趣看,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三年(734—735)间。
全诗主写自己和张野人的“同”字:“与君园庐并”,不仅隐居的爱好相同,而且“微尚颇亦同”:耕钓自逸、壶觞不空、门无俗士、有人皇风。不仅住地、爱好、交往准则相同,都推崇先贤庞德公。
诗中反映了二人共同的恬淡自逸的情绪,也显示出孟浩然晚年不事俗务、不求仕进、平静淡迫的人生观。
全诗似是不经意的叙述,语言平淡但有韵味,艺术上“不刻画,祗以乘兴”(刘辰翁语)。末二句用典自然,点明本乡先贤、东汉末年庞德公对当地民风的影响,也是自己和张野人效仿的榜样。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唯称庞德公。
参考译文
1、我与你的家园茅庐并排而居,细微的崇尚和爱好颇亦相同。
2、平时以耕田、钓鱼自我安逸,酒壶和酒觞喝完不空是我们的乐趣。
3、门前无俗士们的车驾往来,周围的人具有上皇时代的清朴风尚。
4、何处的先贤传下如此的风范?我们都称颂本乡的庞德公。
注释
题目:一作《题张逸人园庐》、《忆张野人》。张野人:其人不详,疑为《寻张五回夜园作》中之张五,此时刚来岘山附近隐居。野人:没有爵禄的隐居者。
1、君:一作“客”。微尚:细微的崇尚,爱好。
2、觞(shng):盛满酒的酒杯,泛指酒嚣。
3、俗:一作“宿”,误。俗士:世俗之人。魏晋之时,有些文人以脱离世务为清高,因称热中功名的人为俗士。驾:《说文》:“驾,马在轭中。”引申为车乘。俗士驾即俗士之车。孔稚珪《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上皇:伏羲为三皇之最先者,故称上皇。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孔颖达疏:“上皇谓伏羲,三皇之最先者,故谓之上皇。”古人认为其时道德淳厚,风俗朴实。
4、庞德公:东汉襄阳隐士,详《登鹿门山怀古》注。末二句言张野人德行可比庞德公。
简析
从诗中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乐趣看,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三年(734—735)间。
全诗主写自己和张野人的“同”字:“与君园庐并”,不仅隐居的爱好相同,而且“微尚颇亦同”:耕钓自逸、壶觞不空、门无俗士、有人皇风。不仅住地、爱好、交往准则相同,都推崇先贤庞德公。
诗中反映了二人共同的恬淡自逸的情绪,也显示出孟浩然晚年不事俗务、不求仕进、平静淡迫的人生观。
全诗似是不经意的叙述,语言平淡但有韵味,艺术上“不刻画,祗以乘兴”(刘辰翁语)。末二句用典自然,点明本乡先贤、东汉末年庞德公对当地民风的影响,也是自己和张野人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