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2024-05-01 12:48:23)
标签:

旅游

文化

情感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参考译文
1、在昔时共同登临欣赏风景的地方,今日我们衣冠整齐郑重地为你设筵送别。
2、平时你常象彭泽县令陶渊明那样倾杯自饮醉酒闲坐,思归京城时举首长望白云蓝天。
3、洞庭湖畔的树木开始落下一片叶子,惊悉秋天已早早地来到,而象瓠落一样不被当世所用的你凭空嗟叹滞留在江边的岛城。
4、寄信带话问一下朝廷的当权人,何时才能在长安道上重见呢?
注释
题目:和(hè):旧时诗人之间依照先作者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称和。此诗即是依照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而作的唱和诗。“之”下原少一“什”字。
卢明府:指卢象。《唐才子传》卷二:“象字纬卿,汶水人,鸿之侄也。携家来居江东最久。仕为校书郎,左拾遗、膳部员外郎。授安禄山伪官,贬永州司户参军。后为主客员外郎。有诗名,誉充秘阁,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这个传记,既未谈其生卒,也未言其任县令事,概由其曾做伪官,为人所轻,事迹多湮没欤?孟诗中有关卢象诗作尚有《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一说作者为卢象)、《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等。什:古时编辑诗文以十篇为一卷称什。后泛指篇什,不固指十篇。
从此诗末句“何时重见长安道?”可见本诗作于长安赴举之后。而浩然于长安归来,不久即有吴越之游。再结合《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等推之,则此诗当作于吴越归来即开元二十一年(733)之后、卢象为襄阳县令的开元二十三年(735)秋。
1、昔时句:据浩然有关卢象诗作,卢象常在岘山宴集游览,疑“风景登临地”即指岘山。衣冠:古代士大夫服装的泛称,因以指做官人及有地位的人士。也有穿戴整齐之意,表示郑重惜别。
2、醉坐:一作“闲卧”。彭泽酒:陶渊明喜饮酒,曾为彭泽令,尝言:“令吾常醉于酒足矣。”故称。
3、洞庭一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濩(hù)落:零落无聊之意。一作“漠落”,非。濩落,也同瓠落。庄子《逍遥游》载:惠子把魏王给他的大瓠种籽种了之后结了一个大瓠,可盛水五石,把它剖了做水瓢,“则瓠落无所容。”意谓大瓠空廓无用。江岛:指汉水之滨的襄阳。
4、当世人:当道用世之人,指当权者。
简析
前两联紧扣诗题,写送别之地和送别之人,既写出了诗人与这位友人“昔时风景登临”的交谊,又刻画了郑十三“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潇洒孤高的品行。同时孟浩然同卢县令一起送郑十三还京,这说明这次送行不仅仅是孟浩然和郑十三的个人交往,而是一种官方活动。
后两联仍不离送别之人,既对郑十三虽才高而不为世用表示同情和声援,也大胆地对当权者发出呼吁甚至是遣责:你们应广选人才、应用贤才,不要杜塞长安之道,不要象我以前在长安一样,弃之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