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告八从军
(2024-03-25 11:23:16)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旅游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参考译文
1、真正的男儿应有一片勇武侠气,何必追求学富五车、满腹诗书。
2、你不仅喜好勇武超过我,而且多才多艺也对我很有启发。
3、你运筹、谋划将从军进入兵帐幕府,而我就着闲散之居隐逸养拙。
4、我正期待你功名顺遂,然后跟从你和两疏(疏广、疏受)一样功成身退。
注释
告八:姓告,行八,名履不详。一作“告入”。从军:投身军旅。
1、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世常用“五车”或“五车书”表示读书之多。
2、好勇句:《论语·公冶长》:“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本句用孔子语,但孔子对子路之勇,是略有微辞的,而浩然本句则无不满意味,充满赞赏。起予:《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本意是能发现、理解我意思的人是子夏。本诗借用“起余”言告八的气概、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3、运筹:《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运筹策,亦称运筹,运用谋略。帷帐,谓军中帐幕。本句赞告八。养拙:指隐居不仕。拙,指作者自己。
4、两疏:指汉宣帝时太子太傅疏广及太子少傅疏受。据《汉书·疏广传》载,太傅疏广和少傅疏受为叔侄,二人宦成名立,及时告退回乡。“继两疏”用其功成身退之意。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冬诗人赴长安前(参《送陈七赴西军》注。)
开篇即说尚武乃男儿气概,何必追求学富五车。接着称赞告八文武双全,既好勇又多才。并将其与自己对比:一个勇武一个文弱;一个将从军运筹帷幄驰骋沙场,一个闲居乡园隐逸养拙。最后祝告八功名顺遂,及时身退,和自己一起隐居。
诗中充满对告八的称赞与祝愿,对告八从军爱国给予充分肯定,是浩然不多的表现勇武豪侠之气的诗篇佳作。除本首送朋友从军外,孟浩然还写有《送陈七赴西军》、《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可以一并进行赏析。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参考译文
1、真正的男儿应有一片勇武侠气,何必追求学富五车、满腹诗书。
2、你不仅喜好勇武超过我,而且多才多艺也对我很有启发。
3、你运筹、谋划将从军进入兵帐幕府,而我就着闲散之居隐逸养拙。
4、我正期待你功名顺遂,然后跟从你和两疏(疏广、疏受)一样功成身退。
注释
告八:姓告,行八,名履不详。一作“告入”。从军:投身军旅。
1、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世常用“五车”或“五车书”表示读书之多。
2、好勇句:《论语·公冶长》:“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本句用孔子语,但孔子对子路之勇,是略有微辞的,而浩然本句则无不满意味,充满赞赏。起予:《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本意是能发现、理解我意思的人是子夏。本诗借用“起余”言告八的气概、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3、运筹:《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运筹策,亦称运筹,运用谋略。帷帐,谓军中帐幕。本句赞告八。养拙:指隐居不仕。拙,指作者自己。
4、两疏:指汉宣帝时太子太傅疏广及太子少傅疏受。据《汉书·疏广传》载,太傅疏广和少傅疏受为叔侄,二人宦成名立,及时告退回乡。“继两疏”用其功成身退之意。
简析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冬诗人赴长安前(参《送陈七赴西军》注。)
开篇即说尚武乃男儿气概,何必追求学富五车。接着称赞告八文武双全,既好勇又多才。并将其与自己对比:一个勇武一个文弱;一个将从军运筹帷幄驰骋沙场,一个闲居乡园隐逸养拙。最后祝告八功名顺遂,及时身退,和自己一起隐居。
诗中充满对告八的称赞与祝愿,对告八从军爱国给予充分肯定,是浩然不多的表现勇武豪侠之气的诗篇佳作。除本首送朋友从军外,孟浩然还写有《送陈七赴西军》、《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可以一并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