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录事之越
(2024-03-25 11:20:56)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旅游情感 |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
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
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参考译文
1、清晨日出后江水和天空辽阔深远,凉爽的西北风徐徐吹来。
2、白云向吴郡和会稽郡飘去,征途的帆船亦相随其后。
3、料想谢录事到达绍兴耶溪之日,应该会去大禹的墓穴探奇揽胜。
4、你倘若修书来信展示游历心得,我就在此地家乡的山陲下等候佳音。
注释
录事:唐代于各州设录事参军,省称录事,掌州院庶务,纠弹诸曹延误、违失。谢录事:名履不详。越:泛指今浙江南部一带。
1、清旦:清晨。迥:深远,一作“迴”,误。
2、吴会:吴郡和会稽郡,泛指今江浙一带。参《越中逢天台太乙子》注。
3、想:料想,一作“相”,误。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
禹穴:传说为夏禹葬地,在今浙江绍兴市以南会稽山上。详《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注。
4、仙书:指书信,恭称。相:一作“先”,误。北:一作“北”。陲:边沿,这里指山脚下。
简析
本诗或作于诗人青年时期一个秋天。
孟浩然清晨送谢录事去江浙,只见江天一色,辽阔深远,天高云淡,帆船相随。
孟浩然目送帆船远去,心也随之也到了绍兴的耶溪和夏禹穴。说明诗人也向往吴越,渴望一游。末句更是期待谢录事书信早日到来,表达了游历吴越的愿望。
四十岁科考失利之后,孟浩然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开始了自洛之越的旅程:“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当然这是后话了。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
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
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参考译文
1、清晨日出后江水和天空辽阔深远,凉爽的西北风徐徐吹来。
2、白云向吴郡和会稽郡飘去,征途的帆船亦相随其后。
3、料想谢录事到达绍兴耶溪之日,应该会去大禹的墓穴探奇揽胜。
4、你倘若修书来信展示游历心得,我就在此地家乡的山陲下等候佳音。
注释
录事:唐代于各州设录事参军,省称录事,掌州院庶务,纠弹诸曹延误、违失。谢录事:名履不详。越:泛指今浙江南部一带。
1、清旦:清晨。迥:深远,一作“迴”,误。
2、吴会:吴郡和会稽郡,泛指今江浙一带。参《越中逢天台太乙子》注。
3、想:料想,一作“相”,误。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
禹穴:传说为夏禹葬地,在今浙江绍兴市以南会稽山上。详《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注。
4、仙书:指书信,恭称。相:一作“先”,误。北:一作“北”。陲:边沿,这里指山脚下。
简析
本诗或作于诗人青年时期一个秋天。
孟浩然清晨送谢录事去江浙,只见江天一色,辽阔深远,天高云淡,帆船相随。
孟浩然目送帆船远去,心也随之也到了绍兴的耶溪和夏禹穴。说明诗人也向往吴越,渴望一游。末句更是期待谢录事书信早日到来,表达了游历吴越的愿望。
四十岁科考失利之后,孟浩然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开始了自洛之越的旅程:“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