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少府使入秦
(2024-03-25 11:17:48)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
唐 孟浩然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余。
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
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
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
参考译文
1、从楚地关防向古秦国之地远望,两地相去千余里。
2、从州县到长安勤劳王事,奉命出使的专车就要辗转踏上山河路途了。
3、送别的筵席己摆列江边,离恨别前的人们互赠诗书。
4、我多么愿意回到芳龄可以赏玩的少年时代,每天都是二月娇莺婉啼的春天生活。
注释
题目:清本无“入”字。《英华》“秦”作“京”。卢少府:李景白先生疑为卢象(《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先生疑为卢僎(《孟浩然集校注》)。但二卢虽都先后任职于襄阳,而未能考出其任过少府。使:奉命出使。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地,此指唐代京都长安。
1、楚关:襄阳为楚地,临水环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称楚关。秦国:关中古为秦国地。秦一作“春”,误。千里余:一作“千余里”。
2、勤王事:勤勉尽力王事。指王室有事起兵靖乱。山河:本指天下,此指山水路途。使车:奉命出使之人的车辆。
3、祖筵:祖席,送别的筵席。参《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注。列:一作“别”。离恨别:一作“离别恨”。别前书:离别前的赠诗。
4、芳年:芳龄,年轻时。赏:玩。
简析
本诗写作年月未详,是一首送友的赠别诗。
首联写远望长安,相去千里,扣题“入秦”。次联写卢少府入秦的原由,“勤王”而去,并扣题中“使”字。三联写江边饯别,赠送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卢少府的挽留、厚爱与祝愿。末联回忆过去青少年时代的赏玩时光,希望生活象过去一样安宁、美好,反衬眼下的“离恨”,更显依依惜别,令人难忘。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余。
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
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
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
参考译文
1、从楚地关防向古秦国之地远望,两地相去千余里。
2、从州县到长安勤劳王事,奉命出使的专车就要辗转踏上山河路途了。
3、送别的筵席己摆列江边,离恨别前的人们互赠诗书。
4、我多么愿意回到芳龄可以赏玩的少年时代,每天都是二月娇莺婉啼的春天生活。
注释
题目:清本无“入”字。《英华》“秦”作“京”。卢少府:李景白先生疑为卢象(《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先生疑为卢僎(《孟浩然集校注》)。但二卢虽都先后任职于襄阳,而未能考出其任过少府。使:奉命出使。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地,此指唐代京都长安。
1、楚关:襄阳为楚地,临水环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称楚关。秦国:关中古为秦国地。秦一作“春”,误。千里余:一作“千余里”。
2、勤王事:勤勉尽力王事。指王室有事起兵靖乱。山河:本指天下,此指山水路途。使车:奉命出使之人的车辆。
3、祖筵:祖席,送别的筵席。参《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注。列:一作“别”。离恨别:一作“离别恨”。别前书:离别前的赠诗。
4、芳年:芳龄,年轻时。赏:玩。
简析
本诗写作年月未详,是一首送友的赠别诗。
首联写远望长安,相去千里,扣题“入秦”。次联写卢少府入秦的原由,“勤王”而去,并扣题中“使”字。三联写江边饯别,赠送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卢少府的挽留、厚爱与祝愿。末联回忆过去青少年时代的赏玩时光,希望生活象过去一样安宁、美好,反衬眼下的“离恨”,更显依依惜别,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