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陈七赴西军

(2024-03-25 11:08:21)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唐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参考译文
1、我观察日后做出非常成就的人,眼前似乎都是碌碌无为的。
2、你负有鸿鹄一样远大的志向,却磋跎年月书剑无成。
3、一闻听边疆烽火摇动,立即争先要去万里之外从军。
4、我亦要赴京城上囯,不知你何时能够献捷凯旋而还?
注释
题目:一作《送陈七赴军》。陈七:未详。
1、非常者:异乎寻常之人。《史记·司马相如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碌碌: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二句言非常之人在没有遇到机会的时候,看起来往往是庸庸碌碌的。
2、鸿鹄志:志向远大。鸿鹄,天鹅。详《洗然弟竹亭》注。蹉跎:时光流逝,虚度年华。书剑年:指少年时代。
3、边烽:边疆烽火,古代边疆烽火台上报警的烟火信号。代表战争。孟浩然开元十六年(628)冬季赴长安,这一年吐蕃曾两度入寇唐西部边陲。陈七赴西军,大约是指参加这两次战争。
4、京国:指京城长安。一作“京阙”。何当:即合当。献凯:献捷。《旧唐书·太宗纪》:“凯旋,献捷于太庙。”
简析
从“余亦赴京国”推测,本诗约作于诗人开元十六年(728)冬赴京科考之前,为诗人数量极少的边塞诗之一。
诗人对陈七胸怀鸿鹄之志志却蹉跎书剑年表示同情和理解,对其闻烽而动、万里赴军给予了高度赞扬,又对其杀敌立功、献捷凯旋充满了期待和祝愿。
“何当献凯还?”是双关语,既预祝陈七建功立业、献捷凯旋,又期待自己赴京城科举顺利,高中进士。
刘辰翁:起得别。
李梦阳:是盛唐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